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第3章传热3.4 对流传热系数的 经验关联式
3.4.1 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3.4.2 无相变化时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 3.4.3 无相变化的对流传热
3.4.4 有相变化的对流传热
3.4.1 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流动形态
流体流动原因 流体物理性质
传热面形状、位置和大小 相变化
(1)流体流动状态
湍动程度 ,层流内层厚度减薄, ' , ,代价:动力消耗↑。 (2)流体流动原因 强制对流:外部机械作功, 一般流速较大, α也较大。 自然对流:由流体密度差造成的循环过程,
一般流速较小, α也较小。
(3)流体的物理性质
: , , : , Re , , 3 CP: CP 单位体积流体的热容量,kJ / m C. CP ,
: ,Re ,
(4)传热面的形状、位置和大小
壁面的形状,尺寸,位置、管排列方式等,造成边界层分离,增加湍动,使α增大。
(5)相变化的影响
有相变传热:蒸汽冷凝、液体沸腾,无相变传热:强制对流、自然对流,
一般地,有相变时表面传热系数较大。例:水强制对流, :250 10000 W / m K 蒸汽冷凝, :5000 15000 W / m 2 K2
对流传热系数分析方法 ① 解析法 ② 数学模型法 ③ 量纲分析法 ④ 实验法
3.4.2 无相变化时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1)量纲分析过程 ① ② 优点:减少实验次数; 依据:物理方程各项量纲一致;
③
步骤::
(a)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观察,确定相关因素;
无相变: f (u, l , g t , , , , C p )
(b)构造函数形式;
Ku l c p ( g t )a b c d e f
h
(c)列出量纲指数的线性方程组(M、L、T、 ); (d)规定已知量(指数), 确定余下指数表达式; (e)整理特征数方程形式。
l lu a cP b l 3 2 g t c K( ) ( ) ( ) 2 或:N u KRe Pr Gra b c
(2)特征数的物理意义 ① 努赛尔数
l Nu
l
1
导热热阻 对流传热热阻
l:特征尺寸,平板—— 流动方向的板长; 管 —— 管径或当量直径;
说明: ②
▲
反映对流传热的强弱,包含对流传热系数;
雷诺数 R du e
惯性力 u 粘滞力 d2
u
说明: 反映流动状态对 α 的影响。
③
普朗特数
/ Pr Cp
CP
v (运动粘度)动量扩散系数 a (导温系数)热扩散系数
说明:▲ 反映流体物性对传热的影响
使用时注意: * 查取定性温度下的物性;
* 计算所用单位,SI制。
④ 格拉斯霍夫数(浮升力特征数)
Gr
g tl 3 2
2
(
lub
2 ) 2 Re b
g t:单位体积流
体浮力变化, :体积膨胀系数, C , 1/ Re b :表示自然对流的雷诺数.说明: 反映自然对流的强弱程度。
Gr / Re2 0.1
自然对流 强制对流 混合对流
Nu f (Gr , Pr )
Gr / Re2 100.1 Gr / Re2 10
N u f ( Re , Pr )N u f ( Re , Gr , Pr )
应用准数关系式应注意的问题
(1)定性温度
定性温度:决定准数中各物性的温度。 流体的平均温度t=(t1+t2)/2为定性温度;
壁面的平均温度tw为定性温度;流体和壁面的平均温度(称为膜温)tm=(t+tw)/2为定性温度。 工程上大多以流体的平均温度t=(t1+t2)/2为定性温度。 特性尺寸:量纲为1的数群Nu,Re等中所包含的传热面尺寸。 圆管内:特性尺寸取管内径;
(2)特性尺寸
非圆管内:特性尺寸取当量直径,de’=4流动截面积/传热周边
(3)注意公式的应用条件。
3.4.3 无相变化的对流传热(1)管内强制对流传热 一般关系式:
N u K Re a Pr b
流动状态不同,则 K、a、b 值不同 传热流动状态划分(区别于流体流动时规律 )
层流:Re 2300
湍流:Re 10000
过渡流: 2300 Re 10000
①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的对流传热系数
a) 低粘度流体
适用条件:
l / d 60
Re 10000
3 0.7 Pr 120 2 10 Pa s
定性温度:tm=(t1+t2)/2 特征尺寸:管内径d0 说明:Re 10000 保证流体达到传热湍流;
Pr
n
流体被加热,n= 0.4 流体被冷却,n= 0.3
l / d 60 避开传热进口段,保证稳态传热。
b)
粘度较大流体0.8 0.33 e r
du 0.8 c p 0.33 0.14 0.027 ( ) ( ) ( ) d w 近似取: 流体被加热: w ) 0.14 1.05 (
N u 0.027 R P
( / w ) 0.14
流体被冷却: w ) 0.14 0.95 ( 适用条件:
Re 10000
0.7 Pr 167 00
l / d 60
定性温度:tm=(t1+t2)/2 特征尺寸:管内径d0
c) 流体流过短管(l/d<50) 影响:处于传热进口段,表面传热系数较大。计算:采用以上各式计算α,并加以校正。 d f 1 l d) 圆形弯管内的强制对流0.7
1
特点:离心力使径向压力不均,产生二次环流; 结果:流体湍动程度增加,使α增加;R d
同时,流动阻力损失增加。f (1 1.77 d ) R
弯管内流体的流动
…… 此处隐藏:24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