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答案(13)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如果一项活动产生负的外部经济影响,那么该项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施加正成本,从而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反之,在存在正的外部影响的条件下,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
(或:如果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则该经济单位施加了负的外部影响;如果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则该经济单位施加了正的外部影响。)
如果厂商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负的外部经济影响,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大于社会的最优产量;如果厂商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正的外部影响,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小于社会的最优产量。 矫正外部性政策的指导思想是,外部经济影响在内化,为决策者提供衡量其决策的外部影响的动机。这些政策主要有:
(1)税收和补贴,即向施加负外部经济影响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而给予产生正向外部经济影响的厂商等于外部边际收益的补贴。 (2)企业合并,即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
(3)明确产权和谈判。依照科斯定理,政府无须对外部经济影响进行直接的调节,只要明确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当事人双方的产权,就可以通过市场谈判加以解决。
35.根据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已有的收入、消费倾向、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预期收益和资本品价格是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量的因素。 在社会经济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已有的收入、货币供给数量以及资本的供给价格可以视为常量,因而国民收入则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以及投资者对投资未来收益的预期。
对于发生在30年代的大萧条,凯恩斯理论给出的理由如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决定了消费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即在萧条时期投资者对未来收益预期偏低决定了投资不足。 (3)流动偏好。当人们处于流动偏好陷阱时,经济中的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无论货币供给多少,利息率居高不下,从而也导致投资不足。
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共同作用,使得总需求不足,最终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使得经济出现萧条.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市场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 2.供给量 供给 3.满足程度 4.总产量 5.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6.零 一 7.价格调节 8.国民收入 9.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 10.1 1 11.存贷款业务
12.扩张 收缩 13.简单规则 14.经常 资本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B 3.B 4.D 5.D6.C 7.A 8.B 9.B 10.C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X”。(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X 3.√ 4.X 5.X. 6.X 7.X 8.√ 9.X 10.X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6300元。 (4分)
上一篇:球墨铸铁化学成分
下一篇:现代生物技术导论之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