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答案(12)

时间:2025-07-09

27.是指随着行业中厂商数量(或者行业中总产量)的增加,厂商的成本不发生变动的行业。 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28.又称货币GDP,是指一个国家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商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名义GDP的高低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利用名义GDP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实际的生产率。 29.在两部门经济中,表示居民消费与收入总量之间关系的函数。函数形式为:C=C(Y),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但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 四、计算题(8分)

30.(1)IS曲线:300-100r=-200+0.2Y LM曲线:0.4Y-50r=250 (2)求解:300-100r=-200+0.2Y 0.4Y-50r=250 得到:Y=1000

r=3

(3)C=100,则IS-LM方程为

100+300-100r=-200+0.2Y 0.4Y-50r=250

解得:Y=1100,因此,国民收入增加100。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1.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即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在西方经济学中,这一特征被称为需求规律。满足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规律给出了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基本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消费者的行为都严格服从这一规则。下面的三种情况可以作为需求规律的特例。

第一,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数量不受该商品价格的影响。此时,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

第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变动极其敏感,以至于价格升高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0,而价格降低时需求量趋于无穷大。此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 第三,消费者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加。此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比如名贵字画、吉芬物品等。

32.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边际成本,即VMP=r。 当VMP>r时,增加一单位要素带来的收益超过成本,因而应增加要素投入。 当VMP<r时,减少一单位要素带来的收益低于成本,因而应减少要素收入。

故:VMP=r,即只有当增加单位要素给厂商带来的收益等于成本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 33.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4.外在性,又称为外部经济影响,是指某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所施加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在于它使得私人提供的数量与社会需要的数量出现差异。这可以由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及其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加以说明。

经济学答案(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