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1走近细胞
时间:2025-05-05
时间:2025-05-05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第1章
考纲要求:
走近细胞
1.多种多样的细胞(II);
2.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I应用水平);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与探究能力)。
命题展望及复习建议
1.以选择题为主,综合其他章节相关知识来考查多种多样的细胞
2.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及划分依据,熟悉几种具有的原核生物的真核生物的结构特点;
3.掌握高倍显微镜的正确作用步骤,能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必备基础知识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个细胞能完成各种 )
2.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依赖各种 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3.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等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必须寄生在 中生活和繁殖)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 → → → → → →
说明:1. 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高等植物个体:无 层次
3.单细胞生物:既属于 水平,又属于 水平(无 等层次 三.观察细胞
1高倍镜的使用“五字诀” 对:
找:先在 下“找”到物像,并调节至清晰。 移:将观察点“移”到 。
转:“转”动 ,换上 。
调:调节 螺旋,使物像清晰,若光太暗还要调 或 2结论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根本区别 3.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建立:19世纪30年代由 和 建立。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 发育而来,并由 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揭示问题:
(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基础知识升华
判断:1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它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生物,且都有严整的结构。 2一个分子,一个原子不是生命系统,也不属于系统
3念珠藻、颤藻、衣藻、和发菜不属于一类生物,前三种含藻蓝素和叶绿素,发菜不含 4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物质能量循环利用 考点及典例分析
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下列组合中,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是 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二.阐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 2.与酵母菌相比,硝化细菌具有的特点是
A.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B.无固氮酶,只能以含氮有机物作为氮源
C.无细胞核,只能通过出芽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D.无染色体,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
3.下列关于图1-1-1表示的四个框图的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1-1-1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内容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的细胞” D.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四.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1下列为与显微镜操作相关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 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3.显微镜中看到的是E,实际是
总结:1.目镜与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距装片距离越 。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
2
4.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了180度,所以要把左上方的图像移至视野中央,应该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即“偏哪移哪”。 巩固练习:
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葡萄球菌 ⑦放线菌 ⑧噬菌体 ⑨青霉菌 A.①⑥⑦B.①②⑤⑧⑨ C.①③④⑧⑨ D.①②⑥⑦⑧⑨
2.下面①~⑤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右 …… 此处隐藏:82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