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论文
时间:2025-02-22
时间:2025-02-22
我自己写的论文哟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论文
论文题目:供应链采购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总结
姓名:陈 迎 龙
学号:1031030213
班级:10310302
专业:信息管理系统
学院:理 学 院
我自己写的论文哟
关键字:背景,现状和理论总结,未来发张趋势,案例分析。 一、 供应链采购管理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改善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购管理系统体现了当今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采购管理系统能够保证计划的准确性和采购的合理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传统采购的重点放在与供应商进行商业交易的活动,特点是比较重视交易过程的供应商的价格比较,通过供应商多家竞争,从中选择价格最低的作为合作者。ERP模式下的采购及其特点是需求拉动模式,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从一般买卖关系向战略伙伴关系转变。ERP模式下的准时采购和传统采购方式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较少的供应商,长期合作,甚至单源供应。
2、对供应商的选择标准是质量、交货期、价格。
3、准时采购的核心就是交货准时。
4、供应与需求双方信息高度共享。
5、采购批量是小批量、送货频次高
二、供应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发展现状:
随着采购这个“冰山”一角的逐渐浮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采购这个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环节,采购的地位日益增高。因此在采购过程中,与供应商关系的管理也变得日益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最终的采购结果和采购的绩效。尽管在传统采购中把供应商看作对立的、相抗衡的关系在转变,但是在新型的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阻碍采购过程顺利进行和影响采购绩效的问题。
1.供应商的选择不当 采购过程中的第一个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就必须有合格的供应商提供各方面的物资。许多企业还是局限在过去采购的思想中,只有缺少供给时,才灭火式的进行供应商的选择。这样的结果是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浪费时间和资金,或即使找到了,由于没有时间对供应商进行详细的信息收集与考察导致供应品不能很好的满足生产需要。同
我自己写的论文哟
时尽管有些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做了之前的信息收集工作,但却对收集的信息存在局限性,往往只关注那些直接与供应有关的信息指标,如生产率、缺陷率、及时性等类指标,不能在总体上全面的考察供应商的能力,导致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后期滋生。
2.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准确分类定位,进行分类管理。 企业对不同类型的供应商缺乏明确的划分和针对性的管理。由于传统式的供应商关系更多的表现为双方竞争性的关系、对立的关系,因此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企业往往不能区别的看待不同的供应商。而事实上,我们知道某种供应品对企业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供应商的重要性对企业也是不同的,这样一视同仁的供应商关系一方面会影响重要供应商的不满,打击其积极性,一方面也会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
3.没有真正站到供应链的角度来衡量供应商的价值 大多数企业还固守着供应商是企业的外部供应者,采购只是为企业提供原料的辅助职能,因此站在这种角度思考的这些企业根本不会去考虑供应商与自身之间的关系,供应商的发展情况对自身的影响。他们的出发点就是如何赢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以这个出发点出发他们就不会建立长期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不会积极主动的帮助供应商改进和发展、更不会将供应商纳入到自己商品的开发设计中来。即使有些企业看到了供应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但也跳不出关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圈,而忽视供应商的利益,忽视整个供应链的绩效。
4.缺乏有效的控制与监督 对于供应商的控制和监督也是困扰企业的一个难题。由于供应商在企业外部,它的信息不一定完全的透漏给你,你也难以觉察它的生产变化。因此,如何及时获得供应商的信息、如何及时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如何保证供应商的质量等问题都成为采购方思考的方向,所以对供应商的控制与监督也成为了供应商管理的一个难点。
三、供应链采购管存在的问题:
1.传统供应商管理的不足供应商管理包括供应商的筛选,资信评估,合作评估及合作制度等。许多企业现在并未重视这项工作。通常的情况是,采购大权由某位负责人独掌;对供应商缺乏评价,即使采用招标制,考察的内容也局限于价格,从而导致不能选出合格的供应商,并在日后的合作中遭受损失;对供应商的合作状况没有记录和评估,产品及服务得不到改进。与现有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且不易发展新的供应商。即使是以招投标方式的采购,在传统模式下,也同样面临地域限制,流程不透明,过程烦琐,人力与资金耗费巨大等限制。如上因素均造成了企业整体采购成本 …… 此处隐藏:192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智能张拉安全操作规程
下一篇:双向凝胶电泳的实验操作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