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变质专题复习 教后反思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小专题---NaOH变质问题》-----教后反思
题记----反思是自我提升的必由之路,更是个性化的教育哲学。
针对《小专题---NaOH变质问题》教学,我拟将从教学设计意图、过程与方法、不足与遗憾三个方面记录自己的教后感悟。
一、教学设计意图:
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学习近一个月了,学生普遍认为本章内容庞杂繁多,题目综合性强,特别是知识点散乱难记,分析运用起来艰涩生硬。为此,我设计了“利用酸碱盐的性质对中考必考点----NaOH变质问题”进行小专题复习,体会酸碱盐的性质在各类题型中的分析运用,更希望学生们领悟这种简洁有效的归纳复习方法。本节课后我相信学生至少在意识上能对已积累酸碱盐的知识与练习简单归纳整合。如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由中和反应与碳酸盐铵盐检验总结离子反应、物质鉴别、除杂、推断、金属活动性运用与验证等。能力的真正形成还需教师的后续跟踪。
二、过程与方法: 本课从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引导学生派生出“它是否变质?变成了什么的物质?如何检验烧碱固体或溶液是否变质?如果变质,如何将杂质除去?如果变质,变质的程度是多少?”通过这些真实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使学生再一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锻炼。
这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更是理性思维之美的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问题,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如问题引导有层次有递进、合理的学生板书设计为综合实验探究做了有效铺垫、“倒扒皮”式解法指导、相似题目的对比阅读等等。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深入研究运用,效果会更好。
三、不足与遗憾:
自我感觉本课教学至少有两点不足:
1、教学语言略显冗繁,特别是在开课导入时,本想引起学生注意,迅速领会我的教学意图,但效果不是很好。我认为高超的教学语言就像夜半钟声,一语惊醒梦中人,触动学生思维神经,使其在理性逻辑的引导下完成有效的思维冲浪;也一定会使中下等的学生脑力激荡,思绪混乱。有混乱才会有思维活力,混乱也是走上知识整合、寻找规律的前提。优质高效的课堂有一半得力于教师的语言艺术。为此,我还要努力修炼!
2、学生的自主实验完成效果差。尽管平时也有较多的演示实验,但学生真正自己动手时还是错误百出。以后要创造更多的实验机会由学生自主完成,培养操作的规范性。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若能由学生完成实验的流程与操作预设,我想效果会更好。
作者:朱 雨 清 时间:2013.3.5
上一篇:模拟开关选型手册
下一篇:电能表现场检定装置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