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8)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2011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
【答案】(1) 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或答“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这一句作答案是“答非所问”!)。简要说明如下:上阕首句写“秋阴向瞑”显然是天光昏暗,下阕首句写“更深寂静”显然是夜深人静,综合起来看,词人是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线索来写的。(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解析】两道题目都比较简单,都问的是写法,且互为补充。整首词是典型的“情景交融”之作,以景写情,情感调子低沉、凄清、孤独。全词线索分明,由傍晚时分到更深夜半,傍晚天光昏暗,一庭凄冷,寒声阵阵,又没有亲人(或友人)的音信;更深夜半时分,人们各自走远,主人公独对孤灯,难以入眠,孤独凄清之情深矣。
【点睛】“古诗词鉴赏”是每年必出的经典题目,在中华文化弘扬全世界的今天,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人是诗意的民族,中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继承和发扬这一笔优秀的文化遗产。何况古诗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形成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高鉴赏古诗词的水平,就必须经常诵读、涵泳,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相关知识,要真正进入古诗词的意境中去,而不是小学生、初中生的泛泛而读。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计分)
(1)得道者多助,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孟子 公孙丑下》)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乱花贱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 辛苦遭遇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答案】(1)失道者寡助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2)三十而立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干戈寥落四周星 身世浮沉雨打萍
【解析】这些经典诗词名篇名句几乎都来自课内,基本上都是初中学过的。高三备考要注意经典诗词、文章的总结回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之,特别是一些容易搞错的字词,比如这几句中的“畔”“啄”“寥”等。
【点睛】“名句名篇”的识记背诵涵泳,是建立在整体理解的前提之下的,没有理解,背得再多,也无济于事。因此对于这个考点,要注重整篇整体的理解把握,明白其思想性、艺术性。这样做不仅仅是这道题的分拿到了,也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针挑土 芳菲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们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的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