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石景山区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石景山初三一模语文
“切瓜分客”两个情境,实属难得。
B.妙人儿倪家少女 大言者诸葛一人
分析:综合运用了拆字与合字的方法,上联将 “妙”字拆为“少”“女”,下联合“言”“者”为“诸”,
一拆一合,相互映照,别具情趣。
C.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分析:这是一副典型的回文联。“天然居”是北京的一家酒楼,“云隐寺”位于杭州。上联与下联都
可顺读、倒读成文,并兼顾对仗,堪称佳作。
D.素园陈瘦竹 老舍谢冰心
分析:这是老舍先生精撰的一副名联。素园指韦漱园,近代著名翻译家;陈瘦竹是小说家和戏剧理
论家。联中“陈”、“谢”既是姓氏,又可作动词:“陈”为陈设,“谢”为致谢。该联构思精
巧,既有嵌名之趣,又不失双关之妙。
4.阅读第③段,对其中四副对联的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联赋予春风、夜雨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轻柔、温暖、悦耳,春雨的细密、迅疾、
清凉。
B.【乙】联用“三千丈”、“百二重”的夸张表述,突出了六盘山山峰的高峻和形势的险要,给读者留
下深刻印象。
C.【丙】联把宛转回环、清澈碧绿的江流比作“青罗带”,把平地崛起、如莲似笋的山峰比作“碧玉
簪”,形象地表现了桂林山水的特色。
D.【丁】联上联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如果有恒心,不必每天起早贪黑;下联说一时勤奋、一
时懒散是最不好的,从正反两方面突显了治学要持之以恒。
5.阅读链接材料,根据故事情节和对联的知识,在横线A、B处依次填入合适的下联,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何花能如荷花雅 何叶能如荷叶圆 B.何叶能如荷叶圆何花能如荷花雅
C.何水能如河水清 何叶能如荷叶圆 D.何叶能如荷叶圆 何水能如河水清
6.校本课程《走近楹联》开设后,同学们读联、背联、赏联,尽情感受楹联文化的魅力,享受学习楹联
文化的快乐。在一次“走出校园,广阔天地学楹联”的活动中,老师请同学们用一副对联说说学习楹
联的收获或体会,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 ...
A.书中乾坤大 笔下天地宽
B.书香校园厚学养 楹联文化润心田
C.行尽百川才晓江河之美 读破千联方知语言之奇
D.人间百益,不及读书半分妙 尘世千好,未如品联一段香
(二)填空(共10分)
7.默写(4分)
(1)蒹葭萋萋,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刚刚在青少年书法大赛获得一等奖的小李同学,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翰墨 中国——
全国书法作品大展”。那一幅幅笔法秀逸、气韵生动的作品使他坚定了 “更上一层楼”的决心,
他相信自己只要有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 神,也能像“望岳”时的杜甫一样
“ , ”。
8.名著阅读(3分)
《水浒》采用①的链式结构,前40回“串珠式”地讲述了一个个相对独立、自成整体的英雄故事。
如九纹龙史进渭州寻师,小小茶坊打听消息,引出了 ②(事件)后亡命江湖的鲁提辖;及时雨宋江沧州避难,柴进庄上踏翻火锨,引出了景阳冈打虎后名震阳谷的③(人名)。一个个好汉如同一道道
急流汩汩向前,终于汇合成声势浩大的英雄大聚义。
9.一篇成功的作文,应该具备哪些特色呢?请阅读连环画,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
(每空用4个字回答)(3分)
上一篇:MUJI品牌形象分析
下一篇:文化产业考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