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校工作计划(2)
时间:2025-05-08
时间:2025-05-08
学生的健康成长。
2、开展课外文体活动,通过此活动使学生增强体质,展示学生个人风采、调节学习情绪、加强人际沟通、形成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凝聚力的平台。团委、学生会和音体美教研组,要开展好学生各种文体活动,组织校合唱队、舞蹈队,足球队等,坚持课余排练和训练,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生个人风采,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受到鼓舞和激励。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容与与思品、语文、历史等课程教学德育教育目标进行科学的整合,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
4、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①坚持每日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制度。在所有教室内、教学楼醒目处悬挂中国国旗,张贴中国地图。大力开展教唱红色歌曲、观看红色影片活动;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媒体教学设备,每个月组织学生观看一到两次红色电影;③开展读书活动, 让书香溢满校园 读书活动纳入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求每个学生阅读爱国主义题材的书籍不少于1本;④语文教研组开展学生作文比赛活动,要求每学期每学生撰写一至两篇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作文,好的作文在校报和校园广播进行宣传;⑤举办爱国主义知识竞赛(区分不同年级,设计不同内容和难度的题目); ⑥开展一次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民族团结的演讲比赛; ⑦开展以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学校等为内容的讲故事活动; ⑧围绕每月的活动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学雷锋、做好人好事、各年级手抄报、黑板报评比赛、安全教育宣传、 “继承革命传统,珍惜幸福生活”活动、民族团结、热爱美好家园”、行为好示范生”演讲展示)等一系列活动;⑨开展以 阳光下成长 主题活动。通过以上活动,加强学生世情、国情、社情教育工作力度。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体相结合的管理网络体制,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学校德育管理机制的良好运行,规范教育形成常规化、规范化,提高教育效果。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发挥团委的先锋作用。加强学校各团支部建设,提高团员青年,参与班级管理,增强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和活力;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在学校管理的宣传和喉舌作用,选拔和组织有一定播音、采访能力的有一定素质和积极性较高的团员青年,精心采集资料、编辑节目,为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之余送上精彩的广播节目,及时宣传师生中的好人好事,弘扬正气,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各种志愿者服务、校板报比赛、纪念庆祝活动等校园常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校德育工作注入活力。
(2)发挥学生会的 三自 作用,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学生会是实现学生 自我教育 、 自我管理 、 自我创新 的平台,是学校强化德育管理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学校与学生沟通、联系的纽带。通过学生会组织 学生服务中心 ,让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特别是与学生个人、班级有关的检查评分,有了学生的参与更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从而调动学生遵规守纪的自觉性、积极性。同时展示学生的才能和风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锻炼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发挥学生干部作用,确保班级和校园管理有条有序。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检查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