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第三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早期的贸易思想 绝对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一、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
国际贸易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 出现分工交换思想的古罗马古希腊时代。 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 赛》中就已经记述过,一个女奴隶等于 四条公牛,一个铜制的三角鼎等于二十 条公牛等。荷马史诗中间接表现出来的 经济思想,就反映出当时人们已经意识 到交换的好处。
二、柏拉图论分工和交换
古希腊思想家,(Plato,公元前427-347年) 在柏拉图的城邦国时代,每个城邦的经济都相 对单一,需要与别的城邦进行交换以获取必要 的资源和商品。柏拉图强调,每一个人都有多 方面的需求,但是人们生来却只具有某种才能, 因此一个人不能无求于他人而自足自立,而不 得不有待于互助。他进一步指出,一人而为多 数之事,不如一人专心于一事。如果一个人专 门作一种和他性情相近之事,他所生产出来的 必定较优和较多。所以,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 事各行各业的人。
三、宗教神学中的国际贸易思想
公元前4世纪的利巴涅斯(Libanius)写到: “上帝没有把所有的产品都赠给地球的每个部 分,但他把礼物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到头来人 们会力求建立起地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他 们需要互相帮助。上帝使贸易产生,从而使所 有的人都能共同享受地球上的果实,而无论这 些果实是在何处生产的。” 利巴涅斯和他的追随者提出了地理位置不同造 成的产品不同。这种观点在17世纪以后被扩展 到生产要素禀赋、气候、技能以及偏好不同所 产生的不同优势。到了20世纪,则进一步发展 成为赫克歇尔-俄林的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 新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 战后国际 贸易理论
绝 对 成 本 理 论
比 较 成 本 理 论
要 素 供 给 比 例 理 论
要 素 价 格 均 等 化 理 论
里 昂 惕 夫 之 谜
国 际 贸 易 新 要 素 理 论
技 术 差 距 理 论
产 品 生 命 周 期 理 论
偏 好 相 似 理 论
产 业 内 贸 易 理 论
国 家 竞 争 力 理 论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
绝 对 成 本 理 论
绝对成本理论(Ⅰ)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 基本思想: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 优势的产品去交换本国必需的但自己生产又 处于绝 对不利地位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的土 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 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
亚当· 斯密生平简介
亚当· 斯密(公元1723~公元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 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
(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Adam Smith,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 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 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 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 (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 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 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 大学缺乏的书籍
亚当· 斯密生平简介
1751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 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中,亚 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 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 论》)。1773年时认为《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 间润饰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 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 “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 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1784 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84年5月 去世所以迟未上任;直到1787年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亚当斯密在 去世前将自己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认为,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力 量是自私利已的动机,全部人类行为都源 于自我保存这一本能。因此,自私自利和 雄心勃勃不是恶而是善,它指引人类努力 劳动并导致经济繁荣。 在亚当·斯密看来,国家应该最低限度地 保持它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便使个人及 社会福利达到最大限度。 保证资源得到最有效使用的机制就是市场 这只看不见的手。
一、绝对成本论的论证步骤交换是人类天然的倾向
交换产生分工
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
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 的生产条件
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
国际经济体只有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使用 劳动一种生产要素 双方在其中一种产品生产上所耗费的劳动成 …… 此处隐藏:88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09新东方真题班赵鹏行政法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