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时间:2025-07-05
时间:2025-07-05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在此,我们就借解读《归去来兮辞》第二部分的内容来例谈课堂提问的艺术。
大多数教师在讲授这一段落时会设置这样一系列疑问:以作者所处地点变换为线索理一理主要描写了哪些行动?作者心情怎样?从哪些字眼可以读出?
第一个是任务型提问,无多大难度,大多数学生通过疏通文意便可知答案:归途——抵家——室内——涉园。第二个是介于任务型和探究型之间的提问,需要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作者辞官归田时的喜悦心情,通过思考便可得到这样的结论:恨——急切、载欣载奔——喜悦、怡颜——舒畅、易安(盘桓)——宁静。 这样,教师看似得到了预设的答案,但是通过机械的拆解来把握人物内心的情感,未免过于死板、生硬,如果教师能够换一种提问方式,设置既新颖又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能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思考、讨论的积极性,这样的阅读活动便是更深层次的探究行为了。
问:在外做官的男人(陶渊明)一心想回家,如果抛却他质性自然的因素,其最大的可能就是等待他弃黑暗的官场而归的是一个怎
上一篇:急性阑尾炎首次病程记录
下一篇: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