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实务(多年总结)

时间:2025-04-03

建筑工程实务

建筑工程实务

1、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2、荷载按时间的变异分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

按作用面大小分类:均布面荷载、线荷载、集中荷载。

3、震级是按照地震本身强度而定的等级标准,衡量某次地震的大小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及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

4、传热的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5、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小于0.25W/(m.K)的材料,如矿棉、泡沫塑料、珍珠岩。

6、体形系数:外表面积/体积。建筑物高度相同,其平面形式圆形体积系数最小,依次正方形、长方形及其他组合形式。建筑物长宽比越大,体形系数就越大,耗热量就越大。

7、产生冷凝的原因:室内空气湿度过高和壁面的温度过低。

8、人眼能感觉到的光:波长:380—780nm。

4、人工照明光源: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

气体放电光源包括:荧光灯、荧光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钠灯、氙灯。 白炽灯用在居住建筑和开关频繁、不允许有频闪现象的场所

5、节约照明用电的具体措施:1)设定时或光电控制2)选用效率高、保持率高的灯具

3)选择合理的照明方式4)室内表面尽可能才用浅色装饰。

人体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

6、建筑模数统一规定:100mm为基本模数

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的:九层及九层以下、高度不超过24m的民用建筑及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地下民用建筑、单层及多高层工业建筑。

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二级的:高层民用建筑。

7、屋面应:防水、排水同时进行。

坡屋面的坡度值:i=10%—50%。平屋面的坡度值::i=2%—5%

8、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平台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平台耐火极限不低于1h,楼梯段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在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除了疏散门外,不应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疏散出口的门内、门外1.4m范围内不应设踏步,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门槛。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医院病房楼1.3m、居住建筑1.1m、其他建筑1.2m。

9、楼梯休息平台宽度≧梯段宽度,楼梯踏步宽度b和高度h关系为:2h+b=600—620mm, 每个梯段踏步数不应超过18级,不小于3级。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m。

10、 墙体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1)在内外墙做各种连续整体装修时,应防止脱落和表面开裂;

2)在结构梁板和外墙连接处和圈梁出应考虑分缝措施;

3)当外墙未内保温是,结构梁板与外墙连接处和圈梁处会产

生冷桥现象,引起室内墙面的结露;

4)墙面的整体装修必须考虑温度的影响,做分缝处理;

5)凡是使用胶粘剂的材料选材时应按国家规范要求执行;

6)在保温、隔热方面应和建筑节能设计结合,减少能源消耗;

7)墙面的色彩应遵照色彩对大多数人产生的有益影响设计。

建筑工程实务

楼地面设计原则:1)在整体楼地面设计时,为防止楼面层的开裂,应做分缝处理;

2)采用有胶粘剂的地板和花岗石材料时,应注意甲醛和放射性污染;

3)内保温的建筑为防止出现结露的现象,应先在楼板上下做保温处理;

4)未减少振动传声,应在楼面面层与楼板之间和与墙结合处加弹性阻尼

材料隔绝振动噪声;

5)有给水设备或有浸水可能的楼地面,其面层和结合层应采用不透水材

料构造,当为楼面时,应加强整体防水措施;

6)存放食品、食料或药品的房间,严禁采用有毒性的塑料、涂料或水玻

璃等做面层材料;

7)幼儿园宜采用暖性、弹性地面,通道应为防滑地面;

8)不发火(防爆)面层采用的碎石应选用大理石、白云石或其他石料加

工而成,并以金属或石料撞击时不发生火花为合格。

窗的实际原则:1)窗扇的开启形式应方便使用、安全、易于清洁;

2)高层建筑宜采用推拉窗,当采用外开窗时应有牢固窗扇的措施;

3)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m;

4)窗台低于0.8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10、气硬性材料:在空气中硬化,如石灰、石膏、水玻璃。

水硬性材料:既能在空气中也能在水中硬化,如水泥。

石灰(CaO)的技术性质:1)保水性好;2)硬化较慢、强度低;3)耐水性差;4)硬

化时体积收缩打;5)生石灰吸湿性强。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普通水泥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1个月)复验。 袋装水泥200t、散装水泥500t进行取样、复试。

12、混凝土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混凝土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壁纸降低。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原材料方面因素、生产工艺方面因素

1)原材料方面因素:水泥强度与水灰比,骨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外加剂和掺和料。

2)生产工艺方面因素:搅拌与 …… 此处隐藏:1012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建筑工程实务(多年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