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研究(长恨歌主题研究)

时间:2025-04-29

《长恨歌》研究一、《长恨歌》研究的历史回顾: 1. 隐事主题说:

俞平伯主要论据:第一,《长恨歌》与《长恨传》所述故事大致相同,如非另有他意, 未免“屋上架屋”,创作意图殊难索解。 第二,《长恨传》末云:“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

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李、杨事迹既载于国史,不应担心“与时消没”,故《长恨歌》所述应为“世所不闻”的“隐事”, 第三,假如《长恨歌》非另有所隐,行文至马嵬之变已足,而 其后“海上仙山”之描绘,“似马嵬之事不足为恨,而天人修 阻为可恨者。”即生离而非死别才是白居易所欲表达的真正 “长恨”。 第四,《长恨歌》云:“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杨 贵妃之尸既无,喋血马嵬自非事实真相,故遣道士上天入地四处寻 觅,而其实方士乃明皇所派遣寻访杨贵妃之使者之托辞耳。

第五,方士“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而终于于海上仙 山寻到杨贵妃,表明杨贵妃仍居留人间。“其中绰约多仙子”,又似 杨贵妃非清净独居之道士,而“唐之女道士院迹近倡家”。 第六,《长恨歌》叙述方士初见杨贵妃,正值杨贵妃睡觉初起,“九 华帐里梦魂惊”,极仓促之致。而“云鬓”、“花冠”之句,又似钗 横鬓乱,而非独居杨妃之形象矣。 第七,方士持归之信物,一为钿合金钗,一为七夕密誓。前者或可窃取 ,后者则无法臆造,因知方士所见之杨贵妃为真,而非骗人之虚言。

2.讽谕主题说: 第一、继承传统的学术研究思路,坚持“以史证诗”的研究方向。第二、强调《歌》与《传》不可分割,以《传》之“创作缘起”对白 居易写作意图的推测佐证《歌》具有讽谕意义。 第三、联系白居易新乐府《李夫人》、《胡旋女》、《上阳人》等, 证明白氏在新乐府诗中对李、杨情事是持批判讽刺态度的,他在《歌》 中对李、杨情事也应该且必然持讽谕态度。

第四,结合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与创作主张来探讨《长恨歌》之主题。 3.爱情主题说: 第一,李、杨可能而且确实存在真正的爱情。 第二,白氏把《歌》归入感伤诗,表明他对李、杨故事的定位,因此 不能用他创作讽谕诗时提出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解释《歌》。 第三,《歌》与《传》应分别对待,不能等同。 第四,《歌》前半部分对李、杨爱情生活的描写,有些诗句含有一定的 讽刺或谴责意味,但并不影响它的爱情歌颂主题。 4.双重主题说 : 前半部分批判李、杨荒淫误国,后半部分歌颂李、杨真挚爱情。 讽刺与歌颂的矛盾与统一:李、杨问题的复杂性 5.时代感伤主题说与自伤主题

说:

二、《长恨歌》的主题: 1.《长恨歌》主题的表层意蕴: (1)李、杨是否存在真正的爱情: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漏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 上穷碧落下黄泉,……

(2)《长恨歌》是否只写了李、杨的爱情: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3)爱情与怠政是什么关系: (4)李、杨悲剧的因果链条: (李隆基)始则求其人而未得,既得而爱幸之,即沦惑而不复理朝政 矣。不独宠妃一身,而又遍及其宗党;不惟不复早朝,益且尽日耽 于丝竹,以致禄山倡乱,乘舆播迁。——(明)唐汝询《唐诗解》

我想天宝皇帝,只为宠爱了贵妃娘娘,朝欢暮乐,弄坏朝纲,致使 干戈四起,生民涂炭。——(清)洪升《长生殿》第36出《看袜》只可惜当日天子宠爱了贵妃,朝欢暮乐,致使渔阳兵起。 ——(清)洪升《长生殿》第38出《弹词》

贪爱——怠政——朝政紊乱——安史之乱——杨妃惨死——分离(生 离之悲) (5)悲剧是否都是善恶冲突造成的: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二首》之一

“以天下之王,不能庇一弱女” ——(明)陶宗仪等《说郛三种》(120卷本)陈传后附文(6)白氏对李、杨爱情的态度:歌颂、谴责还是二者均非

(A)白居易为何隐去李隆基取杨贵妃“于寿邸” :(B)白居易为何要写李杨的怠政,又为何把它们仅仅局限在因爱而引 起的怠政方面,而不把李隆基之怠政一并抖出来:

(7)“鱼”与“熊掌”的选择困惑能给人们什么启示:(8)解读张文潜《七夕歌》与杜甫《新婚别》、《新安吏》:

七夕歌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处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新婚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傍。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奈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 …… 此处隐藏:101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唐诗研究(长恨歌主题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