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教育学区2011年八年级学生科学竞赛卷(2)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8.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
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9.在一定温度下,某未饱和溶液蒸发掉15克水(部分)后,析出2克晶体(不含结晶水);向
原溶液投入5克溶质晶体后,溶液中还剩下1克固体溶质,则此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 )
A.13.3克 B.26.7克 C.33.3克 D.40克
10
A'B'
)
A
C 2f
11.如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灯L1和L2均正常
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L1断路 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12.家住山区的小明星期天上午8:00出发,骑车去亲戚家,途径3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
坡路,然后是平直的路,最后是下坡路,于9:00到达。若三路段的长度相同,且他在3个
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之比为1:2:3,则8:30时他行进在哪一路段( ) A.上坡路段 B.平直路段 C.下坡路段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3. 如图所示是植物相邻的三个细胞之间水分的渗透方向,则三个细胞中细胞质浓度
最低的是( )
A.1 B.2 C.3 D.无法判断14. 对某一植物在20℃温度和相同光照强度下,作如下处理:甲方式是持续光照
10分钟,乙方式是先光照5秒,再停止光照5秒,连续交替并持续20分钟,则在这两种
方式下植物所制造及贮存的有机物总量是( )
A.甲与乙相等 B.甲多于乙
C.甲少于乙 D.有时甲多,有时乙多 15.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
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D.反应后X的质量为2克 16. 如右图所示,物体B放在一个粗糙的斜面上,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B上面载
着A,当这整个装置一起沿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3个力 B.物体A受到4个力
C.物体B受到4个力 D.物体B受到5个力
2
17.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
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g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18.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偏暗。下列三项措施中。能起到增加
视野亮度作用的是( )①增大光圈 ②减小光圈 ③换用倍数较大的目镜
A.① 8.② C.①③ D.②③
19. 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通过的路程与时间s-t图像如图
所示,已知物体受到沿运动方向的作用力为F,滑动摩擦力为f,则由图可
知( )
A.F>f B.F=f
C.F<f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0. 20.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
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试卷Ⅱ 二、简答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1. 右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
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移动的
方向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2.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分别用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来照射,玻璃管均有
水滴排出但数量不等,表中所示的是相同时间内排出的水滴数。请回答:
(1)该小组是为了研究 。
(2)在红光、蓝光的照射下,玻璃管中有较多的水滴排出,主要原因是 。
(3)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等因素对水滴排出的影响。为了比较该因素引起的实验误差,应该 。 23.如右图所示,要使重为20牛的物体A保持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匀 速直线运动,应对物体施加________牛的力,此力的方向是______ __。
24.有些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等固体粉末。一旦汽
车发生强烈的意外碰撞,传感器将激活特定的电路放电,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钠并放出氮气
上一篇:第九章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
下一篇:常用网络测试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