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与现状(一)--日本的住(2)

时间:2025-04-20

住宅建筑工业化主要是在“二战”后发展起来

的。5

O年代,欧洲一些国家为解决房荒问题,兴起

住宅建筑工业化高潮,到60年代,遍及欧洲各国,并扩展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之后,

住宅工业化从数量的发展向质量提高方向过渡。

989年,在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委员会(CIB)第11届

大会上,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被列为世界建筑技术的八大发展趋势之一。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住宅需求巨大,劳动力短缺;另一方面各国的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推动,所有这些为住宅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工业化住宅具有以下功能与优点设计多样化

目前住宅设计和住房需求脱节,承重墙多,开间小,分隔死,房内空间无法灵活分割。而工业化生产的装配式房屋,采用大开问灵活分割的方式,根据住

户的需要,可分割成大厅小居室或小厅大居室。住宅

采用灵活大开间,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具备配套的

轻质隔墙,而轻钢龙骨配以石膏板或其它轻板恰恰是隔墙和吊项的最好材料。

功能现代化

节能

外墙有保温层,最大限度地减少冬季采暖

和夏季空调的能耗;

隔声

提高墙体和门窗的密封功能,保温材料具

有吸声功能,使室内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免外来噪音的干扰;

防火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防止火灾的蔓延或

波及:

抗震

大量使用轻质材料,降低建筑物重量,增

加装配式构件的柔性连接;外观不求奢华,但里面清

晰而有特色,长期使用不开裂、不变形、不褪色;为

厨房、厕所配备各种卫生设施提供有利条件;为改

建、增加新的电气设备或通讯设备创造可能性。

制造工厂化

把房屋看成是一个大设备,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

预制构件是这台设备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经过工业生产和严格的检验可以保证其质量,组装出来的房屋能够达到功能要求。相比之下,采用传统的水泥、砖

瓦、石灰、砂子、钢筋、木材等建筑材料,利用人工

的方法在施工现场建造房屋,就相形见绌了。

施工装配化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自重要比传统建房自重减轻一半,因此,地基也简化了。工厂预制好的建筑构件运来后,在现场工人们按图组装,工地再也不会出现过

万 

方数据去那种大规模和泥、抹灰、砌墙等湿作业了。装配化

施工具有下列优点:施工进度快,可在短期内交付使用;建筑工人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交叉作业方便有

序;每道工序都可以像设备安装那样检查精度,保证质量:施工现场噪音小,散装物料减少,废物及废水

排放很少施工成本降低。

2.日本的工业化住宅有利于环境保护

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始于60年代初期。当时住宅需求急剧增加,而建筑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明显不足。为了使现场施工简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日本对住宅实行部品化、批量化生产。70年代是日本住宅产业的成熟期,大企业联合组建集团进入住宅产业,在技术上产生了盒子住宅、单元住宅等多种形式。同时设立了产业化住宅性能认证制度,以保证产业化住宅的质量和功能。这一时期,产业化方式生产

的住宅占竣工住宅总数的10%左右。80年代中期,为

了提高工业化住宅体系的质量和功能,设立了优良住5%一20%,住宅的质量功能有了提高。到90年代,采用产业化方式生产的住宅占竣工住宅总数的25%一28%。日本是世界上率先在工厂里生产住宅的国家。例如:轻钢结构的工业化住宅占工业化住宅约80%左右:70年代形成盒子式、单元式、大

型壁板式住宅等工业化住宅形式,

90年代,又开始采

用产业化方式形成住宅通用部件,其中1

41

8类部件

已取得“优良住宅部品认证”。

按日本人的习惯,每个成功的家庭都喜欢拥有一幢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式庭院。为此,日本从一开始

CHINA纠”■,+麓t“

宅部品认证制度,这时产业化方式生产的住宅占竣工

住宅总数的1

国外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与现状(一)--日本的住(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