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讲义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讲义
http://www.77cn.com.cn 大家网 1 / 119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一、食管的解剖生理概要
食管上连咽部,约起于第6食管起点约15cm。食管位于气管之后,但因气管的下端稍偏,故在气管分叉处食管的前面
非壁细胞分泌的成分几乎相当于细胞外液,呈碱性,钠是主要离子。胃液分泌可分为自然分泌(消化间期分泌)和刺激性分泌(消化期分泌)。
三、小肠的解剖生理概要
更多精品在大家! http://www.77cn.com.cn 大家网,大家的!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讲义
2 / 119 93909309.doc http://www.77cn.com.cn
十二指肠液,内含多种消化酶。空肠大部分位于上腹部,回肠主要位于左下腹和盆腔,末端连接盲肠。
小肠系膜长,呈扇形,根部窄,固定在腹后壁,活动度较大。小肠壁由内至外分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空肠回肠的血液供应来自肠系膜上动脉,静脉分布与动脉相似,最后汇入门静脉。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内分解和吸收。
四、大肠的解剖生理概要
、B供体内代谢需要。
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阑尾尾坏死。
直肠位于盆腔的后部,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cm。以腹膜反折为界,直肠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下段直肠位于腹膜外。直肠外层为纵肌,其下端与肛提肌和内外括约肌相连。内层是环肌,在直肠下端增厚而成为肛管内括约肌,属于不随意肌,受自主神经支配,有协助排便的功能,无括约肛门的功能。肛管外括约肌属随意肌,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纵肌的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深部和部分肛提肌共同组成肛管直肠环,具有括约肛管的功能,若手术切断后,可引起肛门失禁。齿状大家网,大家的! http://www.77cn.com.cn 更多精品在大家!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讲义
http://www.77cn.com.cn 大家网 3 / 119
线是直肠和肛管的交界线, 为分界,以上为黏膜、自主神经、直肠上下动脉、门静脉分支汇入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以下为皮肤、躯体神经、肛管动脉、下腔静脉汇入腹股沟淋巴结。直肠与肛管周围有数个间隙,常见的有骨盆直肠间隙、坐骨肛管间隙和肛门周围间隙,其内充满脂肪结缔组织,是
750~1500ml,主要成分为水、碳酸氢盐和消化酶。胰消化酶以胰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为主。胰腺的内分泌由胰岛的多种细胞构成。其中以B胞数量最多,分泌胰岛素;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还有少数胰岛细胞分泌胰多肽、促胃液素、血管活性肠肽等。
第一节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http://www.77cn.com.cn 大家网,大家的! 更多精品在大家!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讲义
4 / 119 93909309.doc http://www.77cn.com.cn
七、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P182
(一)口腔
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吸吮吞咽功能;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血管 性流涎。
(二)胃
婴儿胃呈水平位过多空气,易发生溢奶和呕吐。
(三)肠
乳糖吸收不良。
易受内外界因素影响而致菌群失调,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1.黄色或金黄色,均匀糊状,偶有细小乳凝块,不臭,有酸味,每日排便2~4次。一般在添加辅食后次数减少,1周岁后减至1~2次/日。
2.人工喂养儿粪便呈淡黄色或灰黄色,较稠,为碱性或中性,量多,较臭,每日1~2次,易发生便秘。
3.混合喂养儿粪便与单纯牛乳喂养儿相似,但较软、黄色。添加辅食后,粪便性状逐渐接近成人。每日1~2次。
大家网,大家的! http://www.77cn.com.cn 更多精品在大家!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讲义
http://www.77cn.com.cn 大家网 5 / 119
第二节 口炎病人的护理 p182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的炎症,如病变仅局限于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或继发于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维生素缺 乏等全身性疾病。
多见于1~3热,体温可达38~40℃,牙龈、舌、唇、颊黏膜等处出现散在或成簇的小疱疹,水疱迅速破溃后形成浅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累及上颚及咽部。口角及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疱疹。局部疼痛,出现流涎、烦躁、拒食,颌下淋巴结常肿大。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1~2更多精品在大家! http://www.77cn.com.cn 大家网,大家的!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讲义
6 / 119 93909309.doc http://www.77cn.com.cn
生于夏秋季,疱疹主要在咽部和软腭,不累及牙龈和颊黏膜,颌下淋巴结不肿大。
(三)溃疡性口腔炎
初起时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继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面或浅溃疡,散在或融合成片,表面有纤维性炎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假膜,易拭去,但遗留溢血的创面。全身表现为患儿哭闹、烦躁、拒食、流涎,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颌下淋巴结肿大。
三、治疗原则
素。注意水分和营养的补充。
四、护理问题
1.口腔黏膜受损
2.疼痛 与口腔黏膜炎症 …… 此处隐藏:360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存货盘点报告分析
下一篇:六安龙泽府邸项目营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