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世界地理:东亚东南亚练习题(3)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C.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D.日本境内多山,3/4是山地和丘陵
27.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土面积狭小 ②森林资源丰富 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④降水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读下图,回答第28~32题。
28.四图中,附近有世界著名大渔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9.图中四个岛屿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右图各气候类型与上图中四个岛屿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甲、②一乙、③一丙、④一丁
B.①一丙、②一乙、③一甲、④一丁
C.①一乙、②一丙、③一丁、④一甲
D.①一丙、②一乙、③一丁、④一甲
31.电子工业发达,有“硅岛”之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影响“硅岛”电子工业布局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原料 C.能源 D.知识和技术
2010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的一年,东南亚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3题。
33.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地理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马来西亚可见成片的橡胶园 B.泰国可见成群的大象
C.“新马泰”旅游资源最具有特色的是热带风光 D.新加坡海峡波浪滔天
二:综合题
1.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国首都气候类型的不同点是:
(2)观察发现,上世纪80年代中期,BC等国
把大量的制造加工业转移到A国沿海地区,试
分析该过程对东亚地区经济带来的影响。
(3)B国是世界上捕鱼量最大的国家,试分析
为什么其北部岛屿附近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并
用D标出该渔场位大致置。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分析P、Q两地气候的异同点及其成因。
(2)甲乙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简要评价
两地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的自然条件。
上一篇:孔子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