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改变了世界(2)

发布时间:2021-06-06

单元教材 地位

单元目标

学法建议

本单元作为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内容,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于人 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形成化学科学的 价值观、物质构成的粒子观。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 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利用化学反 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认识学会实验 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 的优良品质,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 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单元主要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体验化学的奇妙,初步形成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与人类 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知道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理解物质的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部分: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第三部分:初步学会某些基本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认识化学的 一些基本观念。 重点: 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有关仪器的使用注 意事项及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 难点: 学会观察和描述物质变化的现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探 究实验的设计,准确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 1.重视科学探究,掌握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科学探究包括: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收集数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 ” “交流评价”这样几个基本环节。 2.重视化学实验,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 严谨的科学态度。 3.注重比较,认清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本单元涉及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过比较,认清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 系,会判断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来源:学|科|网 Z|X|X|K] [来源:学§科§网][来源:] [来源:]

节次

教学时数

主要知识点 化学改变了社会;化学 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利 用化学反应的目的;绿色化 学观念;分子和原子是构成 物质的微粒;元素。 科学探究要素:提出问 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 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 与交流。 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 和用途;实验室安全规则; 实验操作基本

方法。 见单元备课(下)

探究活动 观察化学改变了 社会的事实;思考化学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观 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从实例中归纳科 学探究要素;探究影响 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 反思探究过程。 取用药品,对物质 加热、称量,仪器的连 接与洗涤。

第1节

2

单元教学 计划

第2节

2

第3节 复习、测试

3 2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题 第

第一节 周

奇妙的化学 年

课 月

型 日

新 授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化学对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重要性;知道化学有助于人 类认识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认识化学有助于促进现代科学 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联系实际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化学科学的价 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对课本中的插图充满了好奇,对学习化学充满 了憧憬,怀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他们对学习化学的目的、意义、内容、 方法、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心存疑惑,教师要注意引导。 学生对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的辨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 断、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关注学习方法。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

学情分析

重 点

难 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关 键 点

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去判断,不能根据化学变化的现象判断。 化学教育的多媒体素材,木头、纸、石头、塑料、橡胶、纤维等; 演示实验 :镁条、酒精灯、火柴、坩埚钳、石棉网、试管、试管架、 胶头滴管、镊子、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 、锌粒、硫酸铜溶 液。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板 书 设 计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观察实验一~实验四:

一、奇妙的化学 1.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料、棉花等 2.人工制造材料(化学制品) 如:塑料、玻璃、纤维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粮食酿酒,食物腐烂等。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矿石粉碎,冰雪熔化等形状、状态发生 的变化。

现象: 3.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4.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 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本质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 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 变化。

知 识 点

一、化学给我们带 来了什么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第一课时) 了解:天然材料与人工制造材料

结论: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品,绝大 1.天然材料 多数是人造材料, 它们都属于化学制 如:木材、棉花、 品。 石料、石油、羊毛 等 衣服(纯棉的除外) 、汽车的零 部件、化肥、农药、除草剂、各种塑 2.化学制品 料制品都是化学制品。 如:塑料、玻璃、 橡胶、不锈钢等 逐一说明 (三大合成材料: 土坯、茅草房→玻璃、砖瓦房→ 合成塑料

、合成橡 钢筋水泥混凝土塑钢和新型建筑涂 胶、合成纤维) 料等构成的楼房 结论: 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 类文明的进步,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 结论 量。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 材料研制、 生命活动探索等都与化学 密切相关。 二、观察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 2.物理变化 结论:都有新物质生成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粮食酿酒,食 物腐烂,金属生锈,金属的冶炼等。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 变化。 如: 矿石粉碎, 冰雪熔化等。 物理变化一般是形状、 状态等发生变 化 1.点燃镁条——发光、放热 2.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锌粒与盐酸反应——冒气泡 4.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产生蓝色沉淀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 质生成。 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 体、生成沉淀等。 本质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 生物理变化, 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 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活动天地 P2 观察教室: 哪些材料是天然的? 哪些材料是人工制造的?

观察 P3 页彩图并思考: 化学制品的广泛存在与应 用。 假想: 如果你来到一座与世隔绝、 没有化学制品的荒岛上,你的 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举例说明: 房屋建筑材料的变迁?

观察 P4 页彩图:了解沙子、石 油、煤炭的部分用途。 分析 P5 彩图中的三种变化的共 同点。

活动天地 P5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P5 并总结 1~4 (注意观察化学现象的方法: 仪器、 物质在反应前后的颜色、 状态、反应中的现象 等) 判断: 某一发光、放热的变化一 定是化学变化吗? 交流共享 P6 1、2 比较、分析、举例 拓宽了解 理解:一定、不一定的含义

3.化学变化的基本 特征 4.化学变化中常伴 随的现象 5.物理变化与化学 变化的关系

题 第

第一节 周

奇妙的化学 年

课 月

型 日

新 授

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 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伟大作用。 2.了解:化学变化的能量观——化学变化会放出或消耗能量;化学研 究的目的观——利用化学反应可获得新物质或能量;化学的科学价值观 ——化学科学的两面性;绿色化学观。 3.了解化学研究的范畴。 4.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初 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比较抽象,而建立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是化 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学 科最特

征的思维方式。教材在第一节就引入分子、原子的知识,目的是 “先入为主” ,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开始就建立这种思维方式。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化学的概念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采用对比的方法、模拟化的方法,利用影视资料,把不可见的变为 可见的,把静态的变为动态的。 有关物质组成与构成的视频资料;元素周期表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对比探究法 板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的构成——分子、 原子等小微粒 (微观) 水:H2O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 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氢气:H2 氧气:O2 铁:Fe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 2.物质的组成——元素(宏观)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 书 设 计

学情分析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点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一、奇妙的化学 1.天然材料 2.人工制造材料(化学制品) 二、观察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2.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的特征 4.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 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6.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常表现为热能、 光能、电能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 组成与构成的区别: 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获得有用的物 质或能量 3.化学: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7.绿色化学:化学对环境的承诺 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 科学。6

知 识 点

二、 6.化学反应中 能量的转化

7.绿色化学

三、物质组成 的奥秘 1.物质的构成 ——分子、原 子等小微粒 水:H2O 氢气:H2 氧气:O2 铁:Fe 2.物质的组成 ——元素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并举两例 2.化学变化的特征 3.两种变化的关系 (新授)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 而且常 伴随热、光、电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 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获得有用的 物质或能量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 环境友 好化学、清洁化学。 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如分 子、原子等)构成。 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 每个水 分子又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构成。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 每个氢分子是 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 (常见的气体、 液体物质一般由分子构 成;常见的金属一般由原子直接构成)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思考并回答

了解: 举例: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例子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例子 仔细阅读 P7 多识一点: 了解优点

说明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名 称: 水、氧气等 铁、铜、铝等 理解 记忆下列

化学符号: H2O,H2,O2,CO2,CO, Fe,Si 拓宽了解 能否说分子大,原子小?

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氧气 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分析 是由氧元素组成。 二氧化碳的组成与构成。 元素是宏观概念,论种不论个; 原子、分子是微观粒子论种又论个。 区别: 3.化学 组成与构成 在原子、 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组成:宏观——元素 组成、 结构、 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 构成:微观——分子、原子 自然科学。 阅读 P9 长话短说 挑战自我 P9 小结: 练习 1. 2. 3. 小知识 从全球范围看,当前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 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 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开发新型高效医 用药品; 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 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能情况下分解水制取氢气; ⑤研制人造皮肤和血管;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条件下进行 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里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研制高效无磷洗衣 粉;⑩研制开发超导材料等。7

第二节

化学之旅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靠的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②知道科学探究的步骤,会写探究活动报告并对探究活动进行反 思。 过程与方法 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进行活动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爱好化学的 情感。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 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相关知识

重点

难点

探究实验的设计 明确科学探究的环节: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是科学探究,科学探 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并实验、收集 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其中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和进 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注重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设计题注重实验操作的综合性、 可操作性、知识的综合应用性。在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操 作的基本知识,懂得操作的原理和实验的一般步骤。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接受信息的能力:需要学生会将教材中的理 论知识与日常生活应用结合起来,需要学生善于积累知识,并关注化学 科技成果,解答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题干“顺藤摸瓜” 。 本节内容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是:现象与结论混为一谈,这是初学者 在描述现象时最易犯的错误。 第二节 化学之旅 途径

:化学实验

方法、技巧与 规律小结

思维误区

本节知识结 构

研究化学的方法→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环节 收集证据 获得结论 交流评价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第二节

化学之旅

新 授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学情分析

第 周 年 月 日 1.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述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2.通过对发现问题、 表述问题的学习, 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 3.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4.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生是在已经明确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知道了物质发生的变化和 构成物质成分的基础上来认识怎样学习化学的。因此怎样学好化学是学 生热切关注的,此时的求知欲也是非常强烈的。但对于怎样发现与化学 有关的问题,又怎样明确地提出问题,准确地表述出问题并不明确,往 往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学生急于想知道怎样解决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因势利导地帮助、引导学生尝试科学探究是非常必要的,学 生的积极性应该是非常高涨的。 科学探究的方法 探究实验的设计 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让学生分组完成不同的实验,以学 生交流、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 积极的鼓励、评价,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素材、烧杯、蜡烛、秒表、火柴等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板 书 设 计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点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第二节

化学之旅 1.探究蜡烛燃烧时间与烧杯容 积的大小关 系 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 猜想或 假设→ 实验探究→ 收集证据→ 得出结 论→ 评价、反思 2.探究蜡烛的长短与燃烧时间的影响实验 实验自变量→实验因变量→控制变量→结论 (蜡烛高度) (燃烧时间) (两只同样的烧杯) 3.怎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一、从问题开始 1.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科学探究的起 点 2.化学之谜 3.金刚石、石墨与 C60 的组成、结构及性 质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 交流评价

知 识 点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第二节 化学之旅 (第一课时) 1.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 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2.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学会质疑,凡事好问“为什么” ,不轻信 现成的结论。 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 善于观察。 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组成: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构成:金刚石、石墨由碳原子直接构 成,C60 由分子构成,每个分子由 60 个碳 原子构成。 性质差异大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 同 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呢? 有了问题,就要设法寻找答案,首先 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或已有的知识,提出猜 想或假设,然后通过实验、调查或查阅资 料等方法为自己的假设收集证据,并对这 些证据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 括,最后作出结论。错了,查找失败的原 因,改进后再做。 (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实验探究→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评 价、反思) 结论: 烧杯越大, 蜡烛燃烧时间越长, 但不是正比的关系。 可能因素:蜡烛的长短、粗细、质地等 结论:高蜡烛先熄灭。 原因:顶部二氧化碳多。 实验自变量→实验因变量→控制变量→结 论(蜡烛高度) (燃烧时间) (两只同样的 烧杯) 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 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即实验目的) 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即实验自变量) 需要测量的因素是什么(即实验因变量) 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什么 (即控制变量)

阅读 P10 多识一点 P11 化学之谜 1~6 P11 交流共享 1、2

一、从问题开 始 1. 问题 的 发现和提出— —科学探究的 起点

2. 金刚 石 与石墨的组 成、结构及性 质差异 二、通过科学 探究解决问题 科学知识 就是通过科学 探究一步一步 建立起来的 1.探究蜡烛 燃烧时间与烧 杯容积的大小 关系

多识一点 P12 C60 的发现 比较金刚石、石墨及 C60 的组 成、结构、性质是的区别?

阅读 P12 了解科学探究的环节

活动天地 P13 1~6 探究蜡烛燃烧时间与烧杯 容积的大小关系

实验探究 P14 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

2.探究蜡烛 的长短与燃烧 时间的影响实 验

P15 多识一点 怎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3.怎样保证 实验结果的客 观性

题 第

第二节 周

化学之旅 年

课 月

型 日

新 授

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明确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的重要性。 2.知道如何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3.培养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实验、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的科学习惯,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已经知道了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但不少学生仅仅是为了实验 而实验,或者说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实验,缺少对实验方法、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以及反常现象的进一步探究。所以培养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反 思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良好的创新精神的重要步骤。 探究活动的反思 探究活动的反思及实验报告的设计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做过

的实验探究 进行反思和评价,对学生提出的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科学 探究的条件。 多媒体素材、烧杯、蜡烛、秒表、火柴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板 书 设 计

学情分析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点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第二节

化学之旅 三、对探究活动的反思 1.三思而后行 2.行后而三思 3.学会倾听和对话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二、科学探究的环节 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起点 猜想与假设 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 实验等) 获得结论 交流与评价

知 识 点

二、科学 探究的环节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 设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2. 化学之旅(第二课时) 复习: 1. 2.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 的学习方式,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 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同学们对问 题的可能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并对猜想 与假设作出初步的论证。 实验探究包括制订计划、进行实验和 搜集证据等要素。

复习、总结整理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实验探究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实验方案设计是探究的重要 环节。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 理,判断事实与假设的关系,在教师的指 点下或通过与他人论证, 对证据进行归纳, 得出正确的结论。 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 与他人的长处以及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 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 进意见。 表述与交流贯穿于整个探究学习的始 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要素。同学们要善 于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与他人交流或讨 论。 从设计实验到实施实验需要“三思而 后行” ,实验完成后,还应“行后而三思” 。 通过对自己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 真的反思与评价,才能使我们不断地获得 进步。 活动天地 P15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案例 格式: ①姓名,②合作者,③班级,④时间,⑤ 了解格式 探究实验的名称,⑥实验的目的,⑦仪器、 药品,⑧步骤和方法,结论,⑨对结论的 解释,反思,⑩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等。 交流共享 P16 有人认为科学探究就应该 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是科学探究的正 “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你 确道路,没有革旧布新的勇气和胆略是做 同意这种观点吗? 不出科学发现和创新成果的;小心求证说 明了科学严谨、求实的精神,如果没有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同 多识一点 P17 样做不出科学成果。 学会倾听和对话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

点。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表述与交流

三、对探究活 动的反思

1.三思而后行 2.行后而三思

3.学会倾听和 对话

小结

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 习方式。 长话短说 2.科学探究包括: “提出问题” 、 “建立假设” 、 “收集证据(包括设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 验等)、 ”“获得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基 、 本环节。 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实 信息冲浪 P17 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保 证实验的公正性。 4.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 只有积极参 与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去图书室借阅或登陆网站获取资料:了解 有关化学家的传记、化学史、化学上的发现与 发明,看看化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 教后记: 练习

1.趣味思考 一般的蜡烛燃烧时,一吹即灭,然而却有一种蜡烛,当你需要点燃时,只要吹一口气 就可燃烧了。请看魔术师的表演,他手里拿着蜡烛让观众看一看,确信这就是普通的蜡烛, 然后对准蜡芯吹一口气,蜡烛便着了,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化学与生产实际 冬季,农民伯伯常常把地瓜、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密封在深深的地窖中保存,当需要 下地窖取保鲜品时,即便在白天,他们也要先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吊入窖底,在观察蜡烛能 正常燃烧后,才允许进入地窖,以避免地窖中的气体对人体不利。 农民伯伯为什么在下地窖以前要先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吊入窖中? 不考虑水蒸气含量的变化,试推断地窖中的气体与空气(主要含氮气、氧气、稀有 气体和二氧化碳等)相比,哪种成分含量可能升高?为什么? 给你一段塑料绳、玻璃片、集气瓶,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取出窖中的气体。 3.实验探究题 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常需对问题或现象做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或收集证据加以验 证。请参照表 ,完成表 内容 提出假设 实验探究 记录结果 获得结论 酒 精 灯 火 焰 ①是 点燃酒精灯,观 火焰共分三层 酒精灯火焰分外 是分层的吗? ②不是 察火焰情况 焰、内焰和焰心 三层 比较酒精灯 ① 外焰、 内焰和焰 ② 心的温度的高 ③ 低 ④ 不同海拔处 ① 的空气一样多 ② 吗? ③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 第

题 1 教 学 目 标 课时

第三节 第 周

走进化学实验室 年

课 月

型 日

新 授

1.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学情分析

在小学和初中其他课程中,学生曾做过不少实验,实验中见过和使 用过一些仪器,他们喜欢在实验室里动手动脑、自主探索,这为本节的 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基础。本节应着眼于提高学生对化 学实验的特殊性和目的性的认识,更应强化实验安全意识和对操作的规 范性的要求。 常见的九种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实验室安全规则 在“做实验”中“学化学” ,把实验作为一种动脑、动手的科学探究 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化学实验室演示实验一组;多媒体素材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板 书 设 计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点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认识你的实验室 1.反应容器 ①直接加热的仪器: ②垫石棉网加热: ③不能加热的仪器: 2.加热仪器 3.计量仪器 4.固定、支持仪器 5.分离物质仪器 6.存放物

质的仪器

二、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 1.三不原则 2.用剩药品的处理(安 全环保原则) 3.化学危险品图标 4.烫伤 5.酸、碱灼伤 6.实验台着火

教 知 识 点 教 第三节

程 学 生 活 动

师 活 动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一课时)

一、认识你的实验 室 1.反应容器 2.加热仪器 3.计量仪器 4.固定、支持仪器 5.分离物质仪器 6.存放物质的仪器

了解和认识下列九种仪器的用途及使 用注意事项: 试管、试管夹、锥形瓶、烧杯、水槽 与集气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滴 瓶。 ①直接加热的仪器(4 种) :试管、蒸 发皿、坩埚、燃烧匙。 ②垫石棉网加热:烧杯、烧瓶、锥形 瓶 ③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等

活动天地 P18 1~3

活动天地 P19 根据课后附录ⅡP143~145 多识一点 总结

根据课后附录ⅠP142 二、切记实验室安 全规则 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1~12 温馨提示:实验室里有的药品易燃、 易爆,有的有腐蚀性或有毒,所以: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将鼻孔凑近 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未经老师允许不 得尝药品的味道。 实 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 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 温馨提示: 1.未征得教师同意,不能擅自动手做实验。 2.不能在实验室内嬉笑打闹、大声谈话。 3.禁止在实验室里吃喝食物。 4.严格遵守操作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安 全。 熟记图标 4.烫伤 5.酸、碱灼伤 6.实验台着火 熟悉下列化学危险品图标: 腐蚀品、有毒品、自燃物品、爆炸品。 多识一点 P21 发生意外怎么办: 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烧伤膏。 先用大量水冲洗,若溅入眼睛内,千 万不要用手揉眼睛。 移开可燃物,用湿布或沙子覆盖,或 使用灭火器。 小结 发生意外怎么办?

1.三不原则

取用药品的“三不”

2.用剩药品的处理 (安全环保原则)

活动天地 P20 交流共享 你能找出多少处不安全 的地方?(十处以上)

3.化学危险品图标

课 第 2

题 课时

第三节 第 周

走进化学实验室 年

课 月

型 日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1.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 2.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 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物、物理等学科实验中,曾用过本节课中的一些仪器,但 由于教学要求不同,使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操作习惯。本节应该强化 实验安全意识和对操作的规范性的要求,在技能训练中,将语言指导与 正确操作示范和纠正错误操作紧密结合起来。 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 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组装顺序 教师的语言指导与正确操作示范和纠正错误操作相

结合 演示实验 、实验操作挂图 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板 书 设 计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点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三、练习实验基本功 1.药品的取用 液体 一倒(放置) 、二向(手心) 、三靠(瓶口) 粉末状固体 (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固体 (一横、二放、三慢竖) 最少量原则 实验 1 现象: 实验 2 现象:

2.物质的加热 酒精灯的使用 给液体加热 给固体加热 (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组装仪器的顺序 实验 3 现象: 实验 4 现象:

教 知 识 点

程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课时) 问题 1: 怎样把试剂瓶中的液体倒入试管? 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倒完后立即 盖好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三、练习实验基本 功 1.药品的取用 液体 一倒 (放置) 、二向 (手心) 、三靠 (瓶 口)

活动天地 P22

想一想 P22 1. 2. 注意 P22 使用滴管注意事项

粉末状固体 (一斜、二送、三 直立) 块状固体 (一横、二放、三 慢竖) 最少量原则

实验 1

问题 2:如何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 体? ①不可把滴管伸入试管内。 ②不可把滴管放在实验桌上。 ③不可倒持滴管。 问题 3:怎样将粉末状或块状固体装入试 管中? 粉末:用药匙或纸槽,试管横放 块状:用镊子,试管横放,放在管口, 慢慢竖起,沿管壁滑下。 用后的药匙、镊子用纸擦净。 没有说明用量时: 一般取最少量:液体 1~2mL;固体刚 盖满试管底。 观察内容: 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过程中 的现象等。要及时、准确地记录现象。 现象: A+B:产生蓝色沉淀。 A+C:溶液变蓝色。 B+C:无现象。 现象: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 燃着的木条熄灭。 问题 1:怎样点燃和熄灭酒精灯?使用时 有哪些注意事项? 酒精灯的火焰分三部分:外焰、内焰 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 使用时应注意: ①要用火柴等点燃,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 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②要用灯帽盖灭,严禁用嘴吹灭酒精灯火 焰。 ③严禁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灯壶 中的酒精应为灯壶容积的 1/3~2/3。

取用仪器 方法

量的规定

练习操作: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2

2.物质的加热 酒精灯的使用

活动天地 P23 想一想

教 知 识 点 给液体加热

程 学 生 活 动

给固体加热 (试管口稍向下倾 斜) 组装仪器的顺序

教 师 活 动 问题 2:怎样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应注 意哪些问题? 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夹在试 管的中上部,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试管口向上倾斜一般 45°,试管外壁不能 有水珠。先

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外焰 加热液体的中下部。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 他人。 问题 3:怎样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注 意哪些问题? 将装有固体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 夹上,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 倒流,试管炸裂。 组装仪器的顺序一般 为: 自下而上,从左到右。 现象: 黑色的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蓝色。 蓝色的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试管 口有大量的水珠。 小结 1.药品的取用: “三不”原则; 最少量原则; 用剩药品的安全环保原则; 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块状药品的取用; 多量液体的倾倒; 少量液体的滴加。 2.物质的加热 酒精灯的检查、点燃、熄灭、火焰结构、 酒精添加、应急灭火; 加热所用仪器及夹持方法; 给固体、液体的加热操作。 3.仪器的组装顺序 造成试管炸裂可能的因素: 试管外壁有水珠,没擦干就加热; 加热过程中,试管底触及到灯芯; 没有均匀加热,直接集中加热固体的底 部; 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 加热过程中或刚加热完后没有冷却时, 试管外壁沾到了水。

想一想

想一想 (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 节铁夹的高度)

实验 3 实验 4

观察操作、现象并记录 实验 3 实验 4

小结

讨论: 某同学给试管里的 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 了,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课 第

题 3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第三节 第 周

走进化学实验室 年

课 月

型 日

新 授

1.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洗涤和连接、气密性的检查 等基本实验操作。 2.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 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生曾用的一些仪器,例如:量筒、滴管、玻璃棒、天平等仪器, 但由于教学要求不同,使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操作习惯。本节应该应 强化实验安全意识和对操作的规范性的要求,在技能训练中,将语言指 导与正确操作示范和纠正错误操作紧密结合起来。 物质的称量、仪器的洗涤和连接 量筒的使用及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教师的语言指导与正确操作示范和纠正错误操作相结合;画图分析 仰视或俯视读数图。 演示实验、挂图 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板 书 设 计

学情分析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点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4.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仪器的连接 左定右动,水润湿,慢转动 气密性的检查操作 原理 洗涤 振荡方法 刷洗 洗涤干净的标准: 放置

3.物质的称量 天平的使用 步骤:调零、放纸、称量(左物右码、先大 后小) 、还原 加药品和砝码的先后顺序: 一般精确到 0.1g 量筒的使用 读数:三点一

线(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 低点) 10mL 的量筒可精确到 0.1mL 仰视或俯视读数的结果: 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仪器

教 知 识 点 教 师

学 活

过 动

程 学 生 活 动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三课时) 称量前:先把游码调零,然后调平衡。 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里,两盘应 天平的使用 先各垫一张相同的纸;潮湿的或有腐蚀性 步骤: 调零、 放纸、 的药品一般放在烧杯里称量。 想一想 P25 称量(左物右码、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称量物应放在左盘, 1,2,3 先大后小) 、还原 砝码放在右盘。 讨论: 称量一烧杯的质量 加药品和砝码的 当称量一未知物体的质量时,先加物 与称量 5g 食盐时,加入 先后顺序 体后加砝码; 砝 码和 物体 的顺 序有何 当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要先 不同? 一般精确到 0.1g 加砝码、移动好游码后再加药品。 3.物质的称量 量筒的使用 读数 三点一线(视线、 刻度线、凹液面最 低点) 10mL 的量筒可精 确到 0.1mL 配制溶液的主要 步骤、仪器 4.仪器的连接与洗 涤 仪器的连接 只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加热, 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量温度高的液体。 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稳。先将 液体注入到接近指定刻度线处,再用胶头 滴管滴加。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 低处保持水平。 常用量筒的规格: 10mL;50mL;100mL 思考: 仰视时,读数比真实 值偏 ,俯视时,真实 值比读数偏 。俯视 时, 读数偏 , 仰视时, 真实值偏 。

①称取:天平、药匙 ②量取:量筒、胶头滴管 ③搅拌溶解:烧杯、玻璃棒 仪器连接时,一般先将导管的一端用 水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 左定右动,水润湿,慢转动 试管与橡皮塞连接时要旋紧。

实验 5 总 结步 骤、 所需 主要仪 器:

气密性的检查 操作

原理 将连接好的装置的导管一端防入水 中,用手紧贴在试管的外壁,观察导管口 处是否有气泡冒出。 现象:冒气泡 结论:气密性良好,装置不漏气。 气体的热胀冷缩。 仔细观察

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化学改变了世界(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