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6)

时间:2025-07-08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充许多教材或经过考试增加许多练习的机会。也就是说教师只要依进度把教材讲解清楚就行了,直接讲解的结果可以省掉学生摸索的时间,甚至省掉实验或操作等。在传统教学的教室里,教师就是权威,学生只是无知的个体。因此,教学关心的是教学进度,教了多少,不是学生了解多少或懂了多少;在意的是结果是否正确,而不是结果怎么来或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听话和安静,不是意义和思考。总之,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听从的动物,或待填的容器而已。

这样的教学往往存在很多缺点:①效率低(教师常常要讲解很多次,学生要练习很多遍才有效果);②效期短(效果往往非常短暂,辛苦教会学会的东西很快又消逝无踪);③非人性化(忽视了学生具体独立的人格和个人独特的经验和认识)。

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全面发展的价值,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观能动性,最终导致创造性的丧失,然而“创造性”却是最重要的。学生很多时候都很产生困惑——学物理有用吗?学的理论知识往往很难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课堂和生活社会脱节了,造成很多学生不能解决生活中很简单的物理问题,也不能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能把理论联系到实践,又何来的创造可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不难,高中物理教参内容已相当浅,但是学生一接触实际问题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理论不能很好的联系实际,而教材种很多联系实际的又往往远离学生生活。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应该具有和谐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要打破教师的权威性,师生之间应是平等,而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中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用了,学习的热情也就高了,学习的效果也很大大提高。

2.教师观念的转变

作为一名老师,不能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还要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首先我们自己就要意识到什么是物理、为什么教物理、怎么教物理。引用吴加澍老师的观点,就是要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要解决“为谁教”的师生观问题,“为何教”的价值问题,“如何教”的教学工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要执着追求,完善自我,要具备充分的理解物理知识,要能详细的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能做出总结。一有“底气”——扎实的专业功底;二有“眼界”——宽广的学科视域;三有“根基”——丰厚的文化底蕴。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