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师版)(2)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④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⑤将军岂有意乎()
⑥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⑦复为慷慨羽声()
⑧仰天太息流涕()
⑨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⑩终已不顾
(11)左右乃曰()
(12)愿大王少假借之()
(13)诸郎中执兵()
(1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15)持千金之资币物()
(1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①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②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③购。古义:悬赏征求,重金收买;今义:购买
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⑤有意。古义:有(做成某事的)心意(心思),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还有“男女之间有爱恋之意”“故意”等意
⑥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胳膊;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⑦慷慨。古义:意气风发,悲壮激昂;今义:大方,不吝啬。
⑧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⑨遇。古义:对待;今义:相逢,遇到
⑩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管,不顾及
⑾左右。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⑿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借用某种名义或力量来达到目的;汉字六书之一
⒀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14)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15)币。古义:礼品;今:货币
(16)提。古义(dǐ):掷击;今义:拿着
3.词类活用(判断词类活用并解释意义用法:)
①进兵北略地()②秦兵旦暮渡易水()
③樊於期乃前曰()④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⑤其人居远未来()⑥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⑦皆白衣冠以送之()⑧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⑨发尽上指冠()⑩使使以闻大王()
⑾群臣怪之()⑿箕踞以骂曰()
①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②旦暮:名词作状语,早晚,马上
③前: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走上前④函:名词作状语,用木匣子
⑤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远地⑥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⑦白衣冠: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⑧祖:名词活用作动词,祭祖⑨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⑩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⑾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⑿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4. 判断文言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