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理论:搜寻匹配模型(重庆大学,吴永球)
时间:2025-07-05
时间:2025-07-05
《宏观经济学》
失业理论——搜寻匹配模型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吴永球
一.McCall模型
1.假设:
(ⅰ)劳务市场上,存在工人与厂商两个主体;双方都依利益最大化作出决策:工人追求一生期望总收入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
(ⅱ)动态均衡假定:在均衡状态下,就业工人总数L、失业工人总数U、工资w等均为常数(不考虑经济增长、劳动供给增加等因素),工人在不同状态之间的流动达到动态平衡,即单位时间内新增就业人数=新增失业人数。
2.模型
代表性工人最优决策的目标是:
t
V( ) maxE0 tyt
t 0
(1.1)
其中, 是折现因子,yt是工人的动态收入。 现对yt作如下说明:
(ⅰ)yt依赖于工人的工作状态St:
wt, St E
(1.2) yt
c, St U
其中,wt是就业时的工资,c为失业保险金,厂商为求
职者提供的工资为连续随机变量,分布函数为F( );wH为最高工资,F(c) 0、F(wH) 1。另假定工人一旦就业保持工资水平不变,直到被解雇或自己离职。St为工人的工作状态,E表示就业状态,U表示失业状态。
(ⅱ)状态:在职工人在任何一期内失业概率为b,假定劳动力市场上有充分多空岗,失业者无需等待就能遇到一位雇主,但仅当雇主提供工资w
w0时,才接受该职位;w0
被定义为失业者接受工作的保留工资。
3.求解
有关(1.1)中的值函数:若t
0,工人就业且工资为
w时,记为 VE(w);若t 0时工人失业,面临厂商提供w
的工资,记为VU(w)。
在保留工资w0处,失业者对于接受与拒绝w0工作无差别,所以:VE(w0) VU(w0)。
因此有: 令:
VE(w), w w0
VU(w)
VE(w0), w w0
(1.3)
Q VU(w)dF(w)
c
wH
(1.4)
表示工人在失业状态下跨期收入的期望。 由Bellman方程,有:
w b VE(w) bQ S E
(1.5) VS(w)
max VE(w),c Q S U
其中:b 1 b;
式(1.5)的第2个方程表示,当工人处于失业状态时,他将在接受工资为w的工作(上文已假定劳务市场存在足够空岗,因而只要工资合理工人就可随时就业)与拒绝工作继续失业之间做出选择。
由式(1.5)第一个方程得到:
w b QVE(w)
1 1 b
(1.6)
根据保留工资定义可知:
VE(w0) VU(w0) c Q w0 c 1 b b Q
(1.7)
将式(1.7)与式(1.6)联立起来,得到:
(1.8)
其中 1 ; 存在:
1 b Q
由式(1.4)
w0wH 1 b VE(w0)dF(w) VE(w)dF(w) w0 c
由式(1.6)
w0 b Q F(w0) w w b Q dF(w)
wH
(1.9)
分部积分
wH b Q
wH
w0wH
F(w)dwF(w)dw
Q wH
w0
将式(1.9)代入式(1.8),得到w0的方程:
wH
w0 c b wH c F(w)dw (1.10) w0
3.结论
(ⅰ)将式(1.10)对b求导:
w0
0 b
(1.11)
w w0
0。 同理可证: 0、 c
(ⅱ)均衡失业率
在均衡状态下,就业总数L为常量,即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就业与失业人数相等,于是有:
U 1 F(w0) bL
(1.12)
由式(1.12)可得均衡失业率:
4.缺陷
Ubu
L U1 b F(w0)
(1.13)
(ⅰ)厂商提供工资外生的,不符合厂商理性条件; (ⅱ)工人不用等待可自由选择就业的假定。
二.内生工资分布搜寻模型
(Burdett-Mortensen,1998)
1.模型的设定
(ⅰ)厂商行为。厂商提出工资w在竞争的劳务市场上招聘工人,w是一个连续随机变量,其分布函数F( )由模型内生的地决定。设wL和wH分别为最低与最高工资,即
F(wL) 0、F(wH) 1。
设厂商以工资w能雇到工人数为l(w),则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利润为:
(w) B w l(w)
(2.1)
其中,B为每个职工的单位产出。 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其决策目标。
(ⅱ)工人行为。工人有在职E和失业U两种状态,若
S E,则工人收入y w;以G( )表示在职工人工资概
率分布,则G( )与F( )相关但未必一致且G(wH) 1。
在职人员可能被解雇或自动跳槽,失业工人在寻找工作
时可能要等待;被解雇工人数、跳槽工人数与遇到新职位的失业工人数都是Poisson过程,三个Poisson过程的强度分别为b、q和a;依据Poisson过程的性质,从t
0到t这
bt
1 e段时间内,在职人员被解雇的概率为、被留用的概率
为e
bt
;b、q和a反映单位时间内被解雇工人数、跳槽工
人数与遇到新职位的失业工人数。
2.厂商决策
厂商选择l(w)使对任何的w都达到(2.1)中利润最大化,而完全竞争上,同质厂商都获最相同的平均利润,因而
(w) (w0),于是由(2.1)可以得到:
B wl(w) l(w0)
B w
(2.2)
在均衡状态下:
(ⅰ)劳务市场中就业总数L,失业总数U都是固定常数,而且,对于给定的w( w0),工资 w人在职人数亦保持不变。
(ⅱ)在单位时间内,
“新加入的工资 w的在职工人平均数” aUF(w); “工资 w的在职工人被解雇平均数” bLG(w); “工资 w的在职工人跳到工资 w职位的工人数”(这里G(w) 1 G(w)) qLG(w)G(w)。
动态平衡要求:
aUF(w) bLG(w) qLG(w)G(w) (2.3) 以w wH代入式(2.3),得到aU bL,可由此推出
均衡的失业率:
另以aU
Ub
u
…… 此处隐藏:376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