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3)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第二个环节:由题质疑,以学定教,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紧承上个环节,提出问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问题一: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预设问题二:他发出了什么样的呼声?
预设问题三:为什么他会发出这样的呼声?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解决问题,学上汇报解决问题的情况。教师相机指导,点拨。
第三个环节:以读助讲,品读感悟丧父之痛。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在。首先,我让学生围绕“雷利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自由读地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并且勾画出来,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总结:父亲是一个爱家庭、爱祖国、爱和平的人。然后再让学生换位思考,移情体验:“如果你是雷利,请你用一句话自豪地介绍爸爸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步,我又引导学生想象假如爸爸凯旋归来时的幸福与快乐,想想一家人机场团聚,其乐融融的场景,在孩子们同雷利一起期盼、等待之时,我用伤感的语言过渡:孩子们,现实是残酷的!此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爸爸灵柩归来时的悲惨场面,配上哀婉的乐曲《葬礼进行曲》,再加上我深情地范读,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读完后,我及时引导学生交流:“孩子们,听到这哀婉的乐曲,看到这悲惨的场面,你的心情怎样感受如何,有什么话想说?”。我指导学生抓住“染红、浸满”等关键词及重点语句,采用想象引读、自由读、分小组读、比赛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揣摩体味,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移情体验:“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爸爸虽然牺牲了,但他还挂念着和平。但世界就会因此而太平了吗?”由此引出本课的难点问题。
进如第四个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利用课内外资源整合,自主探究世界并不太平。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组织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品读文本,再交流、展示课前搜集整理的近几十年来的战争资料,我也展示一些战争中的数据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在此基础上,生生再次合作交流对“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等较难理解的句子的理解,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便迎刃而解。此时,教师因势利导,紧紧抓住这个突破点,进入第五个教学环节的学习。
第五个环节:以情导读,三次呼吁,升华情感。
在此教学环节中,我层层深入,设计了“三次呼吁”。教师先用激昂的语调引导学生体会:“战争是残酷的,战争让多少像雷利一样的家庭妻离子散,战争又让多少原本美好的家园毁于一旦”,引发学生第一次同雷利深情的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之后,再出示联合国总部大堂上悬挂的标语:“四海之内皆兄弟”,让孩子们明白,其目的也是要向全世界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引导孩子们再次呼吁。最后,教师用异常激昂的语调倡导学生同雷利、同老师、同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一起高声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在本课结束的时候,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孩子们真诚祈祷的画面,同时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在歌声和心灵的企盼中,本堂课姗然落幕!
我的述课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篇:六一文艺汇演
下一篇:9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停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