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2)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述课设计
一、 说教材
大家都知道,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今天,我以“战争与和平”作为说课的主题。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的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中国孩子——北京二中的雷利同学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这封信中小作者通过深情回忆爸爸出征前及牺牲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的心情,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来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我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小作者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维护和平的信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小作者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是认识世界并不太平,树立维护和平的信念。
这样,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明确以后,上课就能有的放矢了。此外,我还得备好自己的学生。
二、 说学生
我们的学生出生在中国这块和平的圣土上,文中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自主感悟战争对于他们来说还缺乏一定的感性基础。我考虑到四年级的孩子接触事物直观、具体,喜欢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生活,于是,经过充分考虑之后,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手段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涵,完成学习任务。
三、 说教法手段
(一)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整合,给学生搭建“战争与和平”的思维空间;
(二)以读助讲,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子理解课文,悟情悟理;
(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四)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搜集、整理、交流、展示信息资料,培养他们积累、感知和实践的能力。
下面请评委和我一同走入教学流程。
教学本课时,我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运用图片,创设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氛围。
导入新课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幸福生活的画面,配以教师动情的解说,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然后转用深沉的语调告诉学生:这样幸福、快乐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请学生同自己一起再次观看大屏幕。这时,课件又播放一组弥漫着战争硝烟和战争给儿童带来深重灾难的画面,同时配以爆炸声和枪声,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紧接着引入并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一个中国孩子,去聆听他的呼声。
上一篇:六一文艺汇演
下一篇:9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停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