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股票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4)

时间:2025-07-07

动。

四、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笔者在SVAR模型框架下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及其他美国经济、金融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参照Chris-tiano等(1999)的分块方法,按照变量当期值是否出现在货币当局的信息集将变量分为3块,从而可以恰好识别SVAR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1996年2月-2009年9月的月度数据,就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

第一,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下降。以向前预测24期来观察,当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产生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时,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除第3期产生负向反应,其他各期大致呈现正向波动的反应,其中在第l期股票市场真实回报上涨1.06%,统计上比较显著,在第5期达到最大值1.56%,呈现统计上显著的正向反应。

第二,在短期,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波动贡献大,而在中长期美国的通货膨胀、产出冲击贡献大。在冲击发生后第1期,联邦基金利率是除我国股价自身之外解释能力最强的,达1.8%,而其他因素的解释能力都不足1%。在第2期和第3期美国产出成为我国股价自身之外解释能力最强的,从第4期开始通货膨胀成为解释能力最强的因素。

第三,从传导机制来看,美国股票市场冲击对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的价格示范效应不显著。当美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产生一单位标准差的冲击,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除3、7、12期为负的反应外,其余为正的反应。但在指定的24个月期间,有关影响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

本文分析的时间范围涵盖1994-2009年,其间我国金融市场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包括:1999年12月完成经常项目的完全对外开放,2005年5月开始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7月开始实施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2003年推行了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项目,2005年又推出QDII(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项目。有必要选取合适的时点,划分不同阶段,针对美国货币政策及其他美国经济、金融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这是以后需要进行的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股票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