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静物写生》

发布时间:2024-09-20

《色彩静物写生》

一、 课题:色彩静物写生

二、 年级:高中一年(4)班

三、 授课类型:综合课

四、 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 课型:技能课

六、 教学目的:认识色彩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和学生的色彩

表现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的理论知识和色彩变化的规

律。从而能较好的掌握水粉工具与颜料的性能,并掌握水粉画

的方法与步骤。

七、 教学重点:色彩静物的表现方法、步骤。

八、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色彩与静物的关系,客观与主观地表现作品。

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多张色彩范画。

十、 学具准备:学生用具、颜料、纸笔、水洗等。

十一、 教学方法:讲授、画稿示范

十二、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 通过展示多张范画,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2、 总述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单色水粉画,本单元主要是进一步了解色彩原理知识和深入学习水粉静物写生过程。

(二)色彩基础知识

问题:①哪些是三原色? ②哪些是三间色? ③什么是复色?

1、三原色:红黄蓝三色,以不同比例相混合可配出各种色彩,但三原色不能由

其它颜色混合而成。

2、间色:橙色、绿色、紫色是间色。

将三原色中任意二种原色相混合,就得到一种间色又称二次色。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改变二种原色的配合比例:红多于黄为桔红,红多于蓝为紫红,黄多于红为桔黄,黄多于蓝为草绿,蓝多于红为青紫,蓝多于黄为翠绿。配合比不同,色彩各异。

3、复色:两种以上的间色或补色相互混合称为复色。

一种间色与另一种间色相混合,就得到了复色称为三次色。

绿+橙=黄灰,紫+橙=红灰,紫+绿=蓝灰。黄灰,红灰,蓝灰也称标准灰色。 间色与其补色相混以及三原色相混得到的都是复色,其原理同间色与间色的混合。

4、补色:也称对比色(红—绿、黄—紫、蓝—橙)并置使色彩强烈等。

一种原色与另外两种原色相混合而形成的间色,它们之间相互成称为补色:红色与绿色互为补色,黄色与绿色互为补色,蓝色与橙色互为补色。

灰色的调制:在作画中,灰颜色用得很多,从原理上讲,三原色相加就是灰色,所以复色都带有灰味。实际运用时,常将补色相加,得到灰色。使用的灰

色不同,所得到的灰色色相也不同,配合比例多变化,所得到的灰色就更加丰富多彩。

用两种冷暖不同的颜料相加也可以产生许多好看的灰色,比如:熟褐+群青、土红+翠绿,这样调出来的灰色带有一定的色相,非常沉着细腻。

任何一种颜色与黑色混合都能产生灰色,黑+红=暗红、黑+黄=黄灰。如果想得到浅灰,可以调入白色。白色和黑色是媒介色本身无色相。使用黑色,可以扩大色彩调配的天地。使用得当,能取得非常好的画面效果,

但使用黑色要谨慎,可以调入白色。

(三) 固有色与条件色

1、固有色

固有色也称概念色。由于各种物体吸收和反射光的成份不同,使人感受到不同的色彩,这种色彩称为固有色。我们平常所说的物体本身的颜色,就是固有色.通常情况下,固有色决定和支配着物体本身的基本色调.诸如,香蕉苹果、菠萝 在受到光源和环境色彩的影响后,仍然橙黄色,红色和绿色,也就是说基本色调在任何情况下都支配着物体的外形。可以说,固有色是认识色彩的第一根据。

2、条件色

色彩的变化规律:色彩变化与光源色、环境色的关系。

由于物体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中,物体所呈现的色彩随之发生变化。光源色、环境色、反光等都会对物体的色彩产生影响。

(1)光源色:物体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它所呈现的颜色也相应发生变化。

光源色就是光的颜色。物体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才能呈现明暗和色彩,没有光就看不到颜色,正因为如此,我们决不会在没有光源的条件下作画。通常我们是以日光(日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色光组合而成的反光,雨后的彩虹就是七色光的反映),自然界中的一切色都受到这种光线的照射,吸收其中的某些光线,才显示出自己的固有色。如果物体本身不吸收任何光,及反射所有的光,那么它的固有色就是纯白色。而纯正的黑色则正是吸收了全部的光而无任何反射的缘故。又如,黄色物体受到日光照射后,便吸 收了红、橙等颜色而仅仅反射出黄色,从而使物体呈现也是如此。当然,以上所讲的知识理论推理,而在实际中,物体本身是没有纯正固有色的,光线照射后物体也不是全反射和全吸收,只是一种持半吸收或半反射的状态,因而自然物中很难有纯正的黄红等颜色,更不存在纯正的黑白。不论颜色多么鲜艳,白得多么亮,黑得多么暗,其本身都带一定的其它色彩成分,对所有的光不会全吸收或全反射。在会中不用纯粹没有调配的颜色,这不仅是物体本身固有色的要求,同时也是与光的强弱、冷暖、距离、方向等有关系的。例如,一位穿白裙子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强烈的红光和绿光分别照射她身上时,它的衣裙已不再是白色,而成了红色和绿色。由此可见,光线与物体色彩的相互关系,只有在实验室的理想环境中,我们才能看到比较纯正的物体本色。固有色与光源色社一种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明确这一关系,对我们观察和使用色彩作画是极为重要的。

(2)环境色

在一定环境下,周围物体的颜色相互影响所呈现的色彩称为环境色。它是决定物体色彩的第三因素。因为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同周围物体和环境环境发生联系,相互影响着。色彩当然也不例外,周围的环境色也一

定会相互反射,相互影响。自然界中的不同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各自放射出不同的反光,它们相辉映,纷乱错杂,影响了物体本身色彩的个性。

一个物体的亮面与暗面对色光的反应是不同的,亮面反映的光源色,而暗面反映的是环境色,暗面的色彩最丰富,也最难处理与表现。因为,我们在作画过程中,对色彩的观察要仔细,既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固有色,也要充分考虑到光源色和环境对物体本身色彩的影响,切忌鼓励片面的对待某一种色彩。

(3)反光

物体的暗部,受到周围环境所反射出来的光线及色彩的影响,使暗部变亮,并且在色彩上发生了变化。

(四)、色彩的三要素

A、色相——色相就是物体色彩本身的外形。人们为了区别色彩的不同外形分别给它们冠以不同的名称,如:红、橙、黄、绿、青、蓝、紫。

B、色度——色彩的明亮程度以及饱和度。

明度:明度是人的视觉所感受到的色彩明亮程度。同一色相,由于受某些不同条件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明暗差别,所以不同的深浅色彩差异,称为色阶。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叫饱和度。原色是纯度最高的色彩。色彩混合的次数越多,纯度越低,反之,纯度则高。原色重混入补色,纯度会立刻降低,变灰。物体本身的色彩,有纯度高低之分。

C、色性——色彩的冷暖关系

知觉度人们对色彩所产生的冷暖感觉的程度。人们常说的“骄阳似火”,就是人们从感觉出发,产生联想而把太阳比喻成火。倘若从色彩冷暖度上来分析,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太阳光一般在炎热的中午时橙色的,而它周围天空的颜色则为蓝色,两种色的对比是很明显。天空的颜色较蓝,人就觉得太阳得橙白色越暖,越觉得似火。“万绿丛中一点红”也就是人们从冷暖感觉上来讲的,绿色与红色相比,绿色显得冷,红色显得暖,在大面积的绿色中出现一点红,通过对比,这一点点暖色显得尤为突出。

(五)、色彩的基本因素以及光色关系

色彩的对立与统一:

①同类色;②类似色;③对比色;④补色;⑤色调。

色彩的对比:

①明度对比;②色相对比;③纯度对比。

色彩的观察方法:

①一点观察法;②整体观察法;③色彩分析比较法;④条件色观察法。

(六)、色彩的变化规律:强弱变化

①色彩的前退:明度高、色性暖和颜色有闰置前移的感觉,反之则后退。 ②色彩的涨缩:暖色、明色看大,冷色、暗色看小。

(七)、色彩的技法

1、调色

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得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正确的估计。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

2、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视的。水,主要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3、白色的使用

水粉画调色时白色的使用和油画相似,用的比一般颜色要多。调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纯度,在画近处、实处和高光处时,多调用白色,有助于形体的塑造,使其鲜明、结实和突出。关于调色、水和白色的使用,还需要和用笔以及整个画面色彩的干湿、厚薄结合处理结合起来考虑,要从表现不同对象的需要出发,做到有变化而统一。总的来说,初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多的用水,不敢用鲜明厚实的色彩来塑造形象,造成画面缺乏色彩对比、形象单薄。另一种是过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当地用水的好处,而使画面“粉气”、滞闷。

4、用笔

作画时,一般在画虚处、远处和暗部、阴影时,笔触要模糊些、平些、颜色薄一些,以增加虚远感。而在画近处、实处和亮部时,笔触则要显露些、颜色要厚一些,以增强其结实、突出、明晰的效果。当然这些都需要从整幅画的处理意图出发,运用不同的笔法。笔触也有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一幅画的用笔也要有变化而统一,形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

5、衔接

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著,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

所谓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

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

块颜色。

所谓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

6、覆盖

所谓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面色层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水粉画颜色的盖色力是比较强的,但又各有差异,加上作画时调用清水,覆盖时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盖的色层)泛起,产生水渍,造成色彩污浊。有时又故意用很薄的颜色覆盖,让底层色透露出来。这些具体效果都不容易估计,所以要掌握好覆盖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八)、写生步骤

1、构图起稿:用铅笔打轮廓,画准相互间的比例关系,找出各个不同物体的结构、形体、透视关系。然后用单色画出大的明暗关系,对所有的暗部都要表现出来。一般采用赭石、群青、普兰、熟褐等颜料。

2、铺大色彩关系:要将复杂的色彩关系简略,一般可先画出主体物周围的背景色彩,然后再画出主体物的大色彩关系。快速地先铺出整体画面,营造出色彩的气氛,用大号油画笔去概括物体的造型和色彩。

3、深入刻画:刻画时从从暗部开始—中间色调—亮色,要注意物体的明暗转折,要始终保持画面的黑白对比。逐渐丰富中间色调和亮部的细节,对投影和不同物体的暗部、反光要有深浅和虚实变化。还要注意局部的细节刻画要服从整体的大色彩关系,要求用笔、用色准确,色彩层次要衔接自然,质感的表现也要充分,画出前后物体的空间关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调整统一:这一步从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形体结构关系、色彩的相互关系出发,该加强的地方要加强,该减弱的地方要减弱,反复调整色彩关系直至完成,达到更完善的色彩关系。

(九)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色彩静物写生的基本常识,写生的表现手法和作画步骤,并且欣赏了一些学生作品,希望大家能把所学理论知识同实际写生结合起来,不断反思,提高表现能力。

(十)作业练习

要求:8K宣纸,三节课内完成(注意运用所学色彩知识)。

十三、板书设计:

色彩静物写生一、基本知识 二、固有色、条件色 三、色彩的三要素 四、色彩的基本因素以及 光色关系 五、色彩的变化规律:强 弱变化 六、色彩的技法 七、写生步骤 1、构图 2、铺大色调 3、深入刻画 4、调整统一

范画 范画

范画

示范区

小结:

《色彩静物写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