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小儿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肺炎
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主要表现。若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超高热或体温不升、中毒性脑病,或伴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则为重症肺炎。本病属中医“肺炎喘嗽”范畴,系外邪客肺,肺气郁闭,痰热内蕴所致。若正气不支。尚可出现心阳虚衰、内陷厥阴之变症。
【诊断要求】
临床表现:肺部体征早,可见小片或大片阴影。
1. ③支原体肺炎血清冷凝集实验和肺炎支原体抗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并发
脓胸时,穿刺液培养或涂片可找到病原菌。
① 支气管肺炎:急性发病,发热,咳嗽有痰,可有呼吸困难如鼻翼煽动、三凹征、 点头呼吸、呻吟及发绀,肺部听诊有中细湿罗音。
②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2岁以内发病的病毒性肺炎,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幼婴。突然发作性喘憋为其特点。常先有感冒症状,继之烦躁不安,呼吸、心率增快、有鼻翼煽动,三凹征,发绀明显,体温多不甚高。听诊两肺有广泛哮鸣音,不喘时可闻及中细湿罗音。
③大叶性肺炎:多见于年长儿,发热或不发热,咳嗽和/或胸痛。肺局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语颤增强。
2. 实验室检查:
① 血常规: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可有核左移及中毒颗粒。病毒 性肺炎白细胞综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200为细菌性肺炎,<100为病毒性肺炎。四唑氮蓝试验(NBT)>10%提示细菌性肺炎,<10%可能为病毒性肺炎。
②X线检查:常见为斑片状阴影,毛细支气管炎还常有肺透明度增加;大叶性肺炎呈节段或大片阴影;支原体肺炎两肺下部呈云雾状阴影,有时可为游走型浸润;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在短时间内就可出现肺大泡或肺脓肿;腺病毒肺炎的X线改变比
3. 主要并发症:
①心力衰竭:突然心率超过180次/分,呼吸超过60次/分,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肝脏迅速增大,可有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②心肌炎: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和T波低平、倒置。
【鉴别诊断】 应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异物、肺结核等相鉴别。
【中医治疗】
1. 辨证论治:
(1) 常证:
①风热闭肺:
④支原体肺炎:起病可急可缓,体温可高可低,刺激性频咳,后有黏液痰,呼吸困难与肺部体征可不明显。
⑤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起病急,进展快,驰张高热,中毒症状严重,可伴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皮疹。肺部体征出现早,可听到中细湿罗音。易发生脓胸、脓气胸、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并发症。可有肺部以外感染灶。
⑥腺病毒肺炎: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起病急骤,较长时间的稽留热,中毒症状出现早。但肺部常于高热后3~5日才有少许湿罗音,随即转为实变体征。易发生呼吸衰竭、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病。
[主证] 发热微汗,鼻流浊涕,咳嗽气急,咯痰黄稠,咽赤口渴,苔薄黄,脉浮数,指
小儿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纹浮紫。
[治法] 疏风清肺,化痰定喘。
[方药] 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 杏仁 生石膏 甘草 银花 连翘 薄荷 桑叶 牛蒡子
② 风寒闭肺
[主证] 发热无汗,恶寒体痛,呛咳气急,痰白而稀,口淡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而青。
[治法] 辛温开肺,化痰定喘。
[方药] 华盖散加味:
麻黄 杏仁 甘草 桑白皮 苏子 茯苓 陈皮 法夏 川贝母
③ 痰热闭肺:
[主证] 高热烦躁,气急鼻煽,咳嗽频频,痰涎上壅,涕泪闭塞,口渴唇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 清热宣肺,涤痰定喘。
[方药]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
麻黄 杏仁 生石膏 甘草 细茶 葶苈子 大枣 黄芩 鱼腥草 桃仁 浙贝母
④ 正虚邪恋(肺炎后期)
[主证] 阴虚肺热症见潮热盗汗,干咳少痰,舌干红,苔光剥,脉细数。肺脾气虚症见低热自汗,咳嗽无力,喉中痰鸣,神疲纳呆,舌淡红,苔白滑,脉细弱。
[治法] 阴虚肺热宜养阴清肺,肺脾气虚宜益气健脾。
[方药] 养阴清肺用沙参麦冬汤加味:
沙参 麦冬 玉竹 天花粉 桑叶 扁豆 甘草 地骨皮 枇杷叶
益气健脾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味:
人参 茯苓 白术 五味子 炙甘草 黄芪 紫苑 陈皮 法夏 百部
(2)变证:
① 心阳虚衰:
[主证] 突然面白唇青,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肝大,舌略紫,脉微弱疾数,指纹青紫过气关达命关。
[治法] 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 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味:
人参 附子 龙骨 牡蛎 白芍 甘草 丹参 红花
② 内陷厥阴:
[主证] 壮热抽搐,两目上视,神昏谵语,喉中痰鸣,声如拽锯,舌质红绛,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治法] 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方药] 羚角钩藤汤加味:
羚羊角 钩藤 珠茯神 白芍 甘草 生地 菖蒲 天竺黄 黄岑
诸药煎液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牛黄清心丸。
2. 其他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