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体强度设计知识库模型 - 湖南科技大学(自然(4)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fi=
p
1
SE(i)
k
(8)(9)
后充填采矿法.充填体侧向暴露高度10m,侧向暴
2
露面积450m,尾砂分形维数D=1.1674(该数据
2
SE(i)=∑∑(V).k-Tk
未参与知识库模型的训练).采用新城金矿不同开采深度充填体强度设计值对知识库模型进行检验,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矿山提供资料对比如图4所示,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且能很好反映不同开采技术条件以及不同充填条件下的充填体设计强度,计算误差均在6%以内,故可以用该知识库模型对设计合理的充填体强度
.
式中:i表示染色体数;k为输出层节点数;p为学习样本数;Tk为教师信号.
以概率Pc对个体Gi和Gi+1交叉操作产生新个’和G’,对于没有进行交叉操作的个体直接体Gii+1进行复制,利用概率P’,m突变产生Gj的新个体Gj将新个体插入到种群P中,并计算新个体的评价函数,如果找到了满意的个体,则结束,否则继续以概率P’和c对个体Gi和Gi+1交叉操作产生新个体GiGi+1’,直至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指标后,将最终群体中的最优个体解码即可得到优化后的网络连接权值.
4)通过以上遗传算法对权阀值的优化,用BP
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仿真[15-16]
.
设置进化代数gen为100;输入网络的学习样本,通过反复试验,确定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神
经元数量,分别为5,25,1,求解精度为1×10-4.
3.3 充填体强度设计知识库模型建立
表1总结了大量国内外矿山充填体设计强度数据,用表1中X1,X2,X3,X4,X5和X6(分别为矿体埋藏深度、矿体厚度、矿体长度、尾砂分维数、充填体暴露高度、充填体暴露面积)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充填体设计强度T为神经网络的输出,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训练过程中采用遗传算法实现快速训练和避免网络陷入局部极小.训练4892次神经网络模型收敛(如图3所示)
.
图3 神经网络训练误差曲线Fig.3Trainingerrorcurveofneuralnetwork
3.4 充填体强度设计知识库模型检验
山东黄金集团新城金矿采用中深孔分段崩落嗣10
图4 知识库模型验证
Fig.4Modelverificationoftheknowledgebank
3.5 充填体设计强度与其影响因素内在规律
对分形维数分别为2.1674和2.2674两种粒径分布的尾砂代入知识库模型进行计算,得到不同开采深度所要求的充填体设计强度曲线(图5所示).图5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充填体设计强度也必须随之增大
.
图5 充填体设计强度与矿体埋藏深度关系曲线
Fig.5Curvesbetweendesignstrengthofbackfilland
depositdepth
根据建立的知识库模型,得到不同充填体暴露面积与充填体设计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6所
上一篇:小学必读诗词
下一篇:FTP服务器架设速成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