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体强度设计知识库模型 - 湖南科技大学(自然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第27卷第2期Vol.27No.2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NaturalScienceEdition)2012年 6月Jun. 2012
充填体强度设计知识库模型
刘志祥,周士霖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 要: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充填矿山的工程实践资料,并用分形维数来表征充填材料的级配特性,将矿体埋藏深度、矿体长度、矿体厚度、充填体暴露高度、充填体暴露面积及充填材料分形维数6个因素作为输入,充填体设计强度作为输出,建立了为了避免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以及收敛速度慢等缺陷,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充填体强度设计的神经网络知识库模型.
络进行优化,提高了神经网络学习效率.通过对知识库模型进行检验,发现其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研究表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充填体设计强度必须随之增大;充填体侧向暴露面积越大,所要求的充填体强度越高.将该模型应用于三山岛金矿,设计了合理的充填体强度.
关键词:充填体强度;知识库模型;遗传算法;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TD85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02(2012)02-0007-06
随着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的发展,无废开采已成
1-2]
为采矿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填采矿法因其
1 充填体强度设计相关矿山经验
根据文献[3-4]可知,国内外对于充填体强度的设计方法有:经验类比法、经验公式法、数值分析法、概率统计法等.经验类比法通过借鉴国内外类似矿山的充填实践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矿山的充填体强度;经验公式法是通过对分析国内外一些矿山的充填资料,提出充填体强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方程,以此确定充填体强度;模型法是根据回采和充填条件,将充填体抽象为一个数学力学模型或相似模型,通过弹性力学和岩土力学理论分析计算或室内试验得出充填体所需达到的强度;数值分析法是根据有限元、有限差分法或边界元理论分析充填体与围岩之间的应力应变规律,从而达到预测充填体强度的目的;概率统计分析法是根据充填体强度分布应与围岩的典型强度分布匹配的原理,对充填体强度和围岩的分布概率研究,提出确定充填体破坏时的临界应力即临界强度的方法;刘志祥
具有节省尾砂废料堆存场所,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贫化损失指标,有效控制采区地压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胶结充填体的强度设计因矿山而异,主要取决于矿床埋藏深度、矿岩力学特性、开采方法、充填体暴露面积等条件,由于地下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复杂,各个矿山的尾砂特性又各不相同,那么在充填体强度设计过程中就需通过相关科研院所针对具体矿山进行充填体强度试验来合理确定充填体强度,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使胶结充填强度设计在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对国内外大量矿山的充填体强度设计实际经验进行总结,研究了尾砂胶结充填体分形级配特性,建立了胶结充填体强度与矿体赋存深度、矿体长度、矿体厚度、充填体暴露高度、充填体暴露面积及充填材料分形维数的神经网络知识库模型.同时将该模型应用于三山岛金矿,设计了合理的充填体强度.
收稿日期:2011-10-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联合资助(5107417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732004)通信作者:刘志祥(1967-),男,湖南宁乡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采矿与岩石力学研究.E-mail:liulzx@sina.com
7
上一篇:小学必读诗词
下一篇:FTP服务器架设速成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