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检测通用工艺守则(2)

时间:2025-07-08

4.3.1 标准试片主要用于检验磁粉检测设备、磁粉和磁悬液的综合性能,了解被检工件表面有效磁场强度和方向、有效检测区及磁化方法是否正确。标准试片有A1型、C型、D型和M1型。

4.3.2 磁粉检测时一般应选用A1-30/100型标准试片。当检测焊缝坡口等狭小部位,由于尺寸关系,A1型标准试片使用不便时,一般可选用C-15/50型标准试片。为了更准确地推断出被检工件表面的磁化状态,当用户需要或技术文件有规定时,可选用D型或M1型标准试片。

4.3.3 标准试片使用方法

4.3.3.1 标准试片适用于连续磁化法,使用时,应将试片无人工缺陷的面朝外。为使试片于被检面接触良好,可选用透明胶带将其平整粘贴在被检面上,并注意胶带不能覆盖试片上的人工缺陷。

6 检测表面制备

6.1 检测任务的接收

按本公司《报告管理规定》、《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相应条款执行。

6.2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铁锈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表面的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否则应作适当的修理。

7 检测时机

7.1 焊接接头的磁粉检测应安排在焊接工序完成之后进行。

7.2对于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磁粉检测应根据要求至少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

7.3除另有要求,对于紧固件和锻件的磁粉检测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之后进行。 8 检测工艺和检测技术

8.1磁化方向的确定

8.1.1 检测与工件轴线方向垂直或夹角大于45度的缺陷时,应采用纵向磁化的方法。

8.1.2 检测与工件轴线方向平行或夹角小于45度的缺陷时,应采用周向磁化的方法。

8.1.3 被检工件的同一被检区域,至少应进行两次独立的检测,两次检测磁力线方向应大致相互垂直。

8.1.4 磁悬液必须在通电时间内施加完毕。通电时间控制在1—3秒。并应至少重复磁化两次,两次磁化的间隔时间为0.5—1秒。停施磁悬液至少1秒钟后,才可停止磁化。

8.1.5 在检测工作开始和结束时,应用灵敏度试块进行测试,以保证探伤灵敏度。

8.2 湿法

8.2.1湿法主要用于连续法和剩磁法检测。采用湿法时,应确认整个检测面被磁悬液湿润后,再施加磁悬液。

8.2.2 磁悬液的施加可采用喷、浇、浸等方法,不宜采用刷涂法。

8.3 连续法

8.3.1 采用连续法时,被检工件的磁化、施加磁粉的工艺以及观察磁痕显示都应在磁化通电时间内完成,通电时间为1s~3s,停施磁悬液至少1s后放可停止磁化。为保证磁化效果应至少反复磁化两次。

8.4 交叉磁轭法

8.4.1 使用交叉磁轭装置时,四个磁极端面与检测面之间尽量贴合,最大间隙不应超过

1.5mm。连续拖动检测时,检测速度应尽量均匀,一般不应大于4m/min。

9 缺陷磁痕的记录

9.1 除能确认磁痕是由于工件局部磁性不匀或操作不当造成之外,其他一切磁痕显示均作为缺陷磁痕处理。

9.2长度小于0.5mm的缺陷磁痕不计。

9.3所有磁痕尺寸,数量和产生部委均应记录并图示。

磁粉检测通用工艺守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