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案设计总说明1(2)

时间:2025-07-09

四、总体规划

1.总平面布局:

合理组织场地内交通,从城市角度出发安排配套设施的布局,合理利用周边的自然风光。建筑布局以围和式布局,强调归属感及良好的居住氛围。

(1)利用城市景观带。

仔细推敲各栋住宅方位,考虑大户型优先好朝向及好景观,确保各栋住户均能欣赏到周边的自然风光及小区内部景观。 (2) 社区——大家庭的概念延续

传统单元住宅的孤独感一直困扰着居民与设计者,对昔日古老居民邻里关系的情念之情,使我们将“社区——大家庭”的思想作为对居民充分尊重与关心的首要体现。一方面,使居民一入小区便油然而生“家”的温暖;另一方面使有限的室内居住空间延伸至小区内绵延的景观空间中,“小区入口——集中绿地——单元独立入口门厅”一系列的空间组织使居民于户外即可享受丰富的交往场所带来的无限乐趣,社区成为居民的大家庭——安全、温暖、舒适。

(3) “风景建筑学”理论的引入

landscape Architecture(“风景建筑学”)这个名词,是美国欧姆斯特首创的,其理论在欧、美已被广泛应用。他认为:和自然风景的接触,对人类的道德、健康和幸福来说是必不可少,所以“风景建筑学”的重要功能就是在人类居住地周围和乡间更广阔的自然风景中创造和保存一种优美状态。风景是人类开发所形成的,风景的设计,主要只是为了人类以生活的空间,这种风景需要在建筑物、平整地面和其他户外建筑物之间,在土地、岩石的形态、蓄水的形式、花木的种植和露天空地之间,在风景的总体形态和其特征之间建立起关系,然而首先强调的是人的满足,而风景建筑师应具有更广阔的责任感去关注与理解规划边界外更大的区域。

本方案试图打破以往规划模式,从风景建筑学基本理论着手。 “先造园,再置屋”的方式首先确定小区风景基调,以“景观空间”为环境设计主体,并以住宅建筑为实体背景,突出三维空间景观层次,使每户都有可赏的风景资源,强调每户居家的均好性,居民于路上院中、家里都能感受扑面而来的怡人景色。

本方案除致力于完善建筑单体与区内环境的完美结合外,更关注的是社区作为规划边界外城市中的风景,应具有鲜明的特征与景观价值,所以入口处退让的广场与沿街商铺的充分融合,区内各单体建筑的丰富轮廓,就是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纳入自己的创造视野。

(4) 小区一期工程在一、二期之间设一机动车道路,入口位于小区南面利民街上,待二期工程完毕,此入口封闭。 2.功能分析

设计在用地中心布置大景观庭院,沿北侧、东西两侧红线布置高层住宅,东部与南部布置沿街商业,最大限度利用土地。并且保证所有的住宅均有良好的景观朝向。

3.交通分析

小区设计中以“一环一街”区分功能布局。外部为商业街。商业街结合小区出入口,拥有大面积的广场,人流车流清晰。 小区设3个出入口。南侧为主要出入口,后退形成了较开阔的入口广场,东西各设一个入口。地下车库入口,分别位于地块主入口的东侧,地块的中部、北部和东西侧入口的位置。内庭设双环环道,人车合用。交通与功能的布局有机结合,并与地形、景观结合。在道路系统的主要节点设置不同功能、不同形式的广场或小品,完善道路功能,丰富道路的空间序列。小区机动车停车方式有地面、地下两种,停车率达到100%。商业自行车沿街停放,住宅自行车设置在住宅楼地下室。

4.景观及绿化分析。

充分利用现有的景观带资源结合小区中央园林景观,保证绝大多数住宅的景观均好性,以求内外兼修,与城市和谐共融。 小区内营造区域的“绿肺”, 点、线、面相结合,体现了设计的均好性。明晰的景观主轴串联三个景观广场,辅之以周边雅致的组团绿化,共同营造出端庄优雅的景观体系,整个景观的规划为下阶段的详细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通过植物配置、多植树、水体、叠石等要素有机组织,突出绿化主题创意,创造鲜明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景观。 绿化以草皮为主,平坡结合,树种配置强调季节变化,疏密相间,形成一季一景。

庭院内点缀儿童嬉戏及老人活动场所,以不同层次的花坛、桌椅、花架、柱廊、乔木组合成层层渗透的景观效果。 5.竖向设计

小区地面竖向设计尽可能遵循基地原始地貌,最大限度减少土方平衡量;小区整体呈中间高而逐渐向四周减低的态势,既有利于地面雨水有组织排放,又大大减小了雨水对小区居民生活出行的影响

建筑方案设计总说明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