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与体系研究

时间:2025-07-12

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与体系研究

摘要: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核心是,从专业入手,整体构建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营造整体性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氛围,通过建立融合式的三层次特色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载体;通过组建深度融合式的教学团队,探索中外教师共同授课教学模式;通过设计多元化的、融合的学生活动,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教育教学资源、师资资源、合作企业资源等优势,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活动、学术研究、学生发展、管理支持等方面对国内外两种资源进行会通、融合,以提高中外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外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包括课程体系融合、师资队伍融合、学术研究融合、中外学生融合,并具体体现在中外学校共建专业、中外教师共同授课、中外学生共同学习、中外课程相兼互补、学术研究交叉融合、学生活动中西荟萃等方面。

一、融合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共建国际商务专业,首先面临制定一个统一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标准的问题。本研究在调研大量国际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情况、国际商务人才就业的职业和岗位情况,以及国际国内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定位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国际道德与职业操守;具备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通晓国际惯例和规则;善于进行国际交流合作、沟通及信息处理;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无障碍工作的国际商务人才。

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构建融合式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个体系,而不仅仅是个别课程或个别资源的融合,因此,应从专业人手构建系统化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打好语言基础阶段。刚入学的本科中国学生,通过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平台,按照学生志愿加英语成绩选拔的原则,组建英语实验班,即国际商务班的培育班级;国际交流学院按照一定的语言标准招收国际留学生。第二阶段为夯实专业基础阶段,时间段为1—3学期。这一阶段以双语课或中外教师共同授课的形式开设学科大类平台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主要任务是夯实专业基础,提高英语能力。在第3学期结束时,按照英语成绩和学分绩点并参照学生志愿,选拔进入国际商务班的学生,组建国际商务班。第三阶段为专业能力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段为第4—6学期,这一阶段开设中外教师共同授课的双语课程以及专业全英文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等专业必修课程,以及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学、商务礼仪等专业限选课程。该阶段,中外教师共同授课的双语课程以及全英文课程的比例达到85%,并为学生提供赴中国香港或其他地区国际企业实习实践、赴海外游学、短期交流以及参加2+2等合作项目的机会。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提

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与体系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