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2)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大学生结课论文——浅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这篇论文严格按照论文格式书写,有摘要、关键词、正文、出处等结构,可用于马原、毛概等公共选修课的结课论文参考。个人原创,仅供参考,祝你获得高分哦!
难想象没有网络的生活。不容忽视的是,网络带给人们方便、快捷、准确信息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有别于传统价值观的文化,直至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特别明显的是对成长中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
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2005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12月底,内地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8.0%,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人数达到428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增长了14.6%;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43万和66.9万,分别比半年前增长了5万和4.3万;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74429M,IPv4地址
总数59945728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4.8%和44%。[2]
三、网络文化。
关于网络文化,2003年10月,由文化部、信息产业部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网络文化国际博览会讲网络文化的英文译名称作Internet Culture所以,网络文化也被称为计算机空间文化。在这次会议上,将网络文“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3]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定义过于笼统,基于文化的定义,我觉得我们可以把网络文化这样定义:“网络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互联网技术及网络资源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网络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结构上,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把握,即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和物质方面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有一下四点特征:多元性、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正是因为具有以上的特征,网络文化一方面张扬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丰富了他们的阅历、增长了他们的知识,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另一方面,又由于网络文化的无序化、虚拟化,对他们价值观的养成和进一步完善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上一篇:浅谈现代陶瓷艺术
下一篇:2015年全球化工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