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十六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时间:2025-04-20

2019

第十六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单元综合提升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模板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评价类题目主要是评价农业、工业、交通等经济部分,一般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评价其有利和不利影响。

典题示例

下图分别示意我国甲、乙两地所在区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从自然因素方面评价其发展条件。

(2)分别指出甲、乙两地铁路建设的限制性条件。

2019

(3)简述近年来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A 地柑橘生产的有利影响。

[思维流程

]

(2)

(3)

答案:(1)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不利条件:热量不足,土壤积水严重。

(2)甲地冬季雪灾频发;沼泽广布,有季节性冻土分布。乙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

形起伏大;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3)交通条件的完善与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扩大了柑橘的市场范围;生物技术的推广,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提升了柑橘的品质与产量。

技法点拨

角度一 以区域图文资料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

区域图文资料→农业生产→区位条件评价(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角度二 以区域图文资料为载体,考查区域工业生产条件:

2019

区域图文资料→

工业

生产

区位条件评价(自然、社会、

经济和环境条件)、(有利

条件、不利条件)

答题术语

素养提升

(2017·江西宜春一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参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它喜寒冷、湿润气候,忌强光直射,对土壤要求严格,宜在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土壤、腐殖质土壤生长。普通园子参生长6年采收,林下参生长8-9年采收,野山参生长15年以上采收,并且人参种植地需要20-30年培育才可再次种植。我国野生人参原来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古称辽参)和河北、山西(古称上党参)(如下图所示)。

我国人参产量和产值存在巨大脱节。2010年我国人参产值占全球产值的10%-20%,而韩国人参的产量仅有我国的10%~15%,但产值却是我国的近3.5倍。韩国人参产品原料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加工后出口到欧美、东南亚,同时大量返销中国。

(1)简述山西、河北等地的野生人参早已绝迹的原因。

2019

(2)分析目前我国人参产地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区的原因。

(3)从土地的角度说明人参珍贵的原因。

(4)从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出发,评价当前我国人参生产状况,并提出发展建议。

解析:第(1)题,山西、河北等地的野生人参早已绝迹的原因可从供小于求(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人参生长周期长,产量小)、人参对生长环境要求高(人参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两方面加以说明。第(2)题,分析目前我国人参产地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区的原因可从该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符合人参生长习性,该地生态环境好,种植经验丰富等方面分析。第(3)题,人参珍贵的原因主要是其多生长在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适宜其生长的土地较少;人参生长对地力消耗较大,更新周期长,且产量低,物以稀为贵。第(4)题,生产状况主要是粗放式经营生产、掠夺式开发土地使得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发展建议可从改变粗放生产方式、延长产业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

答案:(1)由于过度采挖,资源枯竭;人参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长白山地处温带和湿润区,气候寒冷、湿润,宜人参种植;森林生态环境优良,利于人参生长;山地土壤肥沃、透水性好;种植人参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由于人参适宜生长土地较少;并且人参种植地需要20~30年培育才可再次种植,更新周期长,人参产量小。

(4)当前人参生产状况:高产量,低产值长,且以原材料形式大量廉价出口。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十六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单元综合提升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