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
—读懂诗歌
考纲要求:①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据此,我将古诗词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能读懂(理解意象、意境和主题), 会鉴赏(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 精表述(准确、符合规范)。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读标题
读正文挖掘暗示信息
读作者5/21/2015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一、读标题 1.把握标题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阅 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读 方 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 法 事件、主旨等。 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
白居易的《忆江南》,写的是江南风光及对江南 的忆恋之情; 杜甫的《春夜喜雨》,写春雨的特点及对春雨的 喜爱之情 ;
李白的《望天门山》,写的是望天门山所见;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题目表明内容是 写送别,那么按照常理应该写离别之情。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幽居”二字道出了李 凝所居之处的偏僻、宁静,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 份,从而看出主人淡泊名利、厌恶尘世的性格。
举例
1 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 (1)《咏素蝶诗》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 ②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 ③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2)《鹊桥仙· 七夕》 答: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 夕而写) ②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
读标题
(3)《征人怨》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 ②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③暗示了诗歌的题材) (4)《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答: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和内容(竹窗闻风) ②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之人) ③ 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和题材类别读标题
(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地点、和特定读者 ②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和题材类别
(6)《梦游天姥吟留别》答:①交代了写作内容 ②交代了诗歌体裁
③ 暗示了写作手法读标题
2.带着标题去读诗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 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 我们带来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我 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
例1: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 ①时间是中夜(半夜),地点是西园 ② 事情是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
1、作者为
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 间里望着西园呢?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 ?
首联“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点题) 标题里有月,诗中颔联就有“寒月上东岭, 泠泠疏竹根”。
颈联是“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2、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尾联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3、作者的心情很寂寞。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 ?再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晓了。带着对标题的疑问 ,我们读懂了该诗。
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即通常在 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 就可以知道诗的开头句往往是扣住标题来写 的,从而了解了开头的内容。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二、读正文
(一)、懂得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①结构章法: 1、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次, 2、绝句前两句叙事写景,(次)后两句抒情。 诗 (主)(第四句最重要) 3、律诗前四句叙事写景,(次)后四句抒情。 (次) 有的诗歌还将就起承转合 上片:首句渲染气氛, 主句写景 写景(次) 词 尾句过渡 下片:抒情。(主)
读正文
从情景关系入手读懂古诗的内容层次 读诗、赏诗要抓住了“情”“景”,就等于抓住 了“牛鼻子”。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 本结构章法是先叙事、写景,后抒情。词的上阕 往往叙事写景,下阕抒情。词的下片是抒情部分。 而词,又特别强调上下片间的过渡(过片)。当然, 也有少数诗作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律诗的一、 二两联,是叙事、写景的;绝句的三、四两句 (尤其是末句),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是抒 情的。5/21/2015
5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②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a.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 景乐情,哀景哀情。 b.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 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明景 衬暗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等。
5/21/2015
读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