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场及枢纽站场作业2011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站场及枢纽
《铁路站场及枢纽》
课程作业
(2008级)
北京交通大交通运输学2011年
2月
学院
站场及枢纽
第一篇 站场设计技术条件
1)
R-400m T-16.6m
1/12
43.07
1/12
5.0m
8.5m
一、绘制下列铁路站场设计比例尺图(1:1000),连接曲线部分用切线绘制。
2)
R-400m T-16.6
R-600m,S-2m,d-30m,α-2°10′22″ T-11.37m,,k-22.752m,L-75.0m
3)
4)
6.5m
R-600m,S-2m,d-30m,α-2°10′22″ T-11.37m,,k-22.752m,L-75.0m
站场及枢纽
二、计算题
1.下图所示为一设计行车速度小于100km/h的客货共线铁路上的单线横列式区段站下行进站端咽喉布置图:
要求:
a试对该图进行线路编号;
b确定线路间距(包括正线、牵出线及机车出入段线等相邻线间线间距); c
确定各道岔应选用的辙叉号码; d计算相邻道岔岔心间距。
2. 下图所示为一设计行车速度小于100km/h的客货共线铁路上的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下行进
站端咽喉布置图:
要求:
a试对该图进行线路编号;
站场及枢纽
b确定线路间距(包括正线、牵出线及机车出入段线等相邻线间线间距); c确定各道岔应选用的辙叉号码; d计算相邻道岔岔心间距。
3.已知某站为设计速度160km/h的客货共线铁路中间站,共有四条线路,如下图所示。列车侧向过岔速度不超过50km/h,采用混凝土岔枕。正线兼到发线3通行超限货物列车,安全线有效长为50m,中间站台宽4m。出站信号机采用基本宽度为380mm的高柱色灯信号机,有轨道电路,到发线采用双进路。
要求:
1) 分别确定两端咽喉的道岔中心、警冲标、信号机和曲线角顶至最外方1、2号道岔中心的
横坐标;
2) 计算该站两端咽喉区的长度及最小站坪长度
3) 计算1、3道和安全线的有效长l效、全长l全、铺轨长l铺,标准有效长850m。
站场及枢纽
第二篇
道有效长300米。
要求:1)列车正线通过速度小于120km/h;
中间站
1、已知某横列式中间站示意图如下,该站设于阶梯形站坪上,办理调车作业,现需延长股
2)变坡点小于3‰可不设竖曲线,否则,应采用半径为10000m的竖曲线; 3)站坪范围内坡度不应大于1‰,车站内每个坡段长不应小于300m; 问:1)改建时站坪应向哪端延长?理由何在?
2)改建后的站坪纵断面如何?
第三篇 技术站
一、简答题
1. 编组站在作业和设备配置上与区段站有何异同点?
2. 教材图3-2-15单向二级四场编组站布置图中不设峰下机走线时,顺向到发列车的本务机出入段有哪三条通路?
3. 为什么反驼峰方向一般不设编发线?
二、编组站布置图的选择及车站咽喉设计
1.已知资料:
⑴ 新线C与AB干线上的M站接轨,示意图如下:
B
C ⑵各相邻区段的技术特征
站场及枢纽
(3)M站的车流资料如下表:
注:分子—无改编列车,分母—改编列车 (4)机车、车辆资料
机车:DF4型内燃机车,牵引重量5000t 机车交路:各方向均采用肩回交路 列车平均编成辆数50。
(5)其他:
调车场线路数:30条 线路有效长:1050m 站坪长度:5km 地形:由A向B为下坡
2.计算确定:⑴C方向应从M站的哪一端接轨? ⑵采用单向编组站还是双向编组站? ⑶编组站采用的布置图型及驼峰方向。 (4)到达场、出发场或到发场的线路数量。
3.设计各车场(到发场、到达场、出发场)的咽喉区,并绘制车站平面详图。
站场及枢纽
第五篇 调车驼峰
一、点连式驼峰纵断面设计 1.已知资料
1)驼峰调车场难行线平面展开图如下:
7.325
18.62
10.68
30
10.44 18.5
2
22.05 11.77 6°20
10.39
33.16 6.97 °40
5°20
1 P2 P3 4 P5 P6 P7 P8
P9 P10
21.7 6+6
P11 P12
25.7 17.45 6+6
10.51
25.44 10.07 2°00 6.98
15
°28′05
120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2)道岔为6号对称双开道岔,转辙机为ZK型;
3)溜放部分采用T.JK型车辆减速器,车场采用T.JK2A型车辆减速器; 4)计算气温:冬季-10℃,夏季27℃;
5)计算风速:6m/s,风向与溜车方向夹角β=0º; 6)难行车平均溜放速度V车=4.5m/s; 2.设计要求: 1)计算驼峰高度;
2)设计驼峰溜放部分纵断面; 3)绘制溜放部分纵断面图。
站场及枢纽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已知资料
1单线铁路区段站D在铁路上的位置如下
AB
C
2该站站坪长度为2200米。
3各衔接方向限制坡度:A、B、C三方向均为6‰,其到发线有效长为1050米。 4机车类型
货运机车:“DF4”内燃机车 客运机车:“BJ”内燃机车 5机车交路
本站为货运机车基本段,三方向均采用肩回交路。货运机车都入段,客运机车不入段。 6行车联络方法:半自动闭塞。 7道岔操纵方法:大站继电集中。
注:表中数字为客+直通+ …… 此处隐藏:477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