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风电消纳能力的高载能用户错峰峰谷电价研(6)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第39卷 第4期 电 网 技 术 951
表4 风电消纳能力
Tab. 4 Capacity of wind power accommodation
调峰负荷/MW 调整后/MW 增加量/MW
1 000 2 527
1 300 2 733
1 500 — 2 826
2 000 — 3 195
调整前/MW 2 731 —
有调峰负荷都用来填谷,调峰效果最佳,午高峰峰荷与晚高峰峰荷相当。如果调峰负荷再增加,只能在两个负荷高峰各设置部分用户峰时段,才能进一步降低系统峰谷差,而且使2个负荷高峰峰荷相等时调峰效果最佳。显然,当调峰负荷大于晚高峰与午高峰之差时,错峰峰谷电价与多峰时段峰谷电价相比,峰荷将增加一部分。但是,错峰峰谷电价日内只需高载能用户暂停生产一次,更适合高载能用户响应。另外,将峰时段由8 h减少到4 h,极大地减轻了用户的生产成本,有望调动部分停产企业恢复生产。
表2给出了1 500 MW调峰负荷下,4 h错峰峰谷电价的调整及高载能负荷的变化情况。可见,峰时段电价大幅提高,谷时段电价略有下降,降到电价下限。这样峰谷电价差进一步拉开,峰谷价比由原来的1.96提高到3.3,进一步提高了高载能企业参与调峰的积极性,电价的调整使用户的负荷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避峰负荷降低了57 MW,如果将这1 500 MW调而避峰负荷增加了12 MW。
峰负荷分为15组,每组100 MW。各用户的峰时段起始时刻决策结果列于表3中。其中5组负荷的峰时段设置到了午高峰时段,另外10组设置到晚高峰。这样,午高峰负荷将增加1 000 MW,而晚高峰负荷增加500 MW。减小剔除负荷的峰谷差将近
204 2 95 464
下用户错峰调峰,企业避峰时间缩短,另外谷时段电价也有所降低,极大地降低了高载能企业的生产成本,避峰生产企业负荷有望增加。当调峰容量为
1 300 MW时,即4 h错峰用电能使300 MW避峰生产用户恢复生产,系统风电消纳能力和目前基本持平。如果能进一步激励避峰用户恢复生产,将使系统风电消纳能力提高。
5 结论
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后就地消纳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在高载能产品价格下行压力下,高载能行业停产过半,使风电就地消纳问题更加突出的情况下,本文考虑了高载能行业的用电特点,建立了高载能企业参与系统调峰的错峰峰谷电价决策模型。与传统多峰时段峰谷电价相比,错峰峰谷电价避免了为响应现行多峰时段峰谷电价,日内多次启停电炉的弊端,更适合作为高载能企业用户的需求响应电价。设置峰谷两个时段并将峰谷时段连续划分,符合高载能企业的用电特点。错峰用电模型解决了高载能电力用户对峰谷时段连续划分的诉求,提高了用户的调峰积极性。通过电价的调整,即降低谷时电价、提高峰时电价,鼓励了高载能企业积极参与调峰。错峰峰谷分时电价降低了参与调峰用户的生产成本,有望激励部分停产用户恢复生产,提高风电就地消纳能力。
1 000 MW。
表4列出了错峰峰谷电价下,不同调峰负荷的系统风电消纳能力。由于错峰峰谷电价调峰效果不及多峰时段峰谷电价,所以在1 000 MW调峰负荷时,风电消纳能力不及原始负荷。在错峰峰谷电价
表2 错峰峰谷电价优化结果
Tab. 2 Staggering peak electricity price optimization results
参数 电价/(元/(MW h))
条件
调整前
调整后
峰时段 577.5 964.70 平时段 388.8 —
谷时段 200.2 292.77 峰平谷平均 388.8 404.76
负荷/(MW h)
平谷平均 294.5 292.77 不避峰负荷 1 000 943.00 避峰负荷
1 500
1 512
参考文献
[1] 李俊峰.2012中国风电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2012:57-71.
[2] 朱凌志,陈宁,韩华玲.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22):29-34.
Zhu Lingzhi,Chen Ning,Han Hualing.Key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wind power accommodation[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2011,35(22):29-34(in Chinese).
[3] Banakar H,Luo Changling,Boon T O.Impacts of wind power
minute-to-minute variations on power system operation[J].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2008,23(1):150-160.
[4] Makarov Y,Loutan C,Ma Jian,et al.Operational impacts of wind
表3 各用户峰时段起始时刻
Tab. 3 Peak period start time of each user
用户
时刻
用户
时刻
用户
时刻
8
generation on California power systems[J].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2009,24(2):1039-1050. 19 [5] Holttinen H.Impact of hourly wind power variations on the system 18 operation in the Nordic countries[J].Wind Energy,2005,8(2):197–218. 15 19 [6] 张宁,周天睿,段长刚,等.大规模风电场接入对电力系统调峰
…… 此处隐藏:39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上一篇:在线考试——安全管理学2013秋
下一篇:检务公开——在探索中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