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一、改革取得的巨大进展 二、改革过程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1、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转变极为不易,是改 革开放曾经走过的最艰难的 历程,也是到目前为止改革 开放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 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 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 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9月,十五大在所有制结构、国 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分配结构和分配方 式、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等方面, 进一步探索了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新突破 的一系列关键问题。
包产到户的 农村改革
财政包干的行 政分权改革
扩大自主权 的国企改革
南巡之后
加快市场化的经济 体制改革,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基本框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解决或化解在市场化过程 中遗留的各种问题。
胡温执政时期
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在我国原 有的命令经济的一统天下之外, 打开了一个缺口,生长出了一 个新的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开辟了市场经济的新天地,而 且这个新天地逐渐地扩大。
2、提升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确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哈德罗-多马增长模型”:投资决定 增长,投资率越高,增长率就越高。
“索洛余量A”:决定增长的除了劳动力的 增加和资本的增加以外,还有一个劳动和 资本所不能解释的余量A,即所谓“索洛 余量”,这个余量就是技术进步,即各种 生产要素的综合效率。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0年代后,中国经 济效率有了相当幅度的提高。GDP增长从 1990 年 3.9% 的 波 谷 上 升 到 1991 年 的 8% 。 1992年全年GDP实际增长13.2%。1993年全 年GDP增长高达13.4%。1994年,在财税、 金融、外汇以及投资、价格等方面一系列 重大改革相继出台的同时,政府在财政、 金融等宏观政策上采取主动和适度的调控, 使经济增长速度在高水平上稍有回落,全 年GDP增幅为11.8%。
被僵化体制压抑的创业精 神和创新才能获得解放
国民经济 效率提升 的原因:
经济结构的改变也提 高了效率
开放也带来了效率的提 高
3、推动了我国向全方位对外 开放转变
1979年国务院决定设立蛇口工业
区。 1979年7月,中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 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 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按照市场取向进行改革探索。 1984年,国务院决定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进一 步对外开放。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 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海南成为经济特区。
1990年中央推进形成了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流 域开放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