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青海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大纲:生活与哲学(三)
发布时间:2024-08-31
发布时间:2024-08-31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青海教师招聘考试,青海中公教育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时下热点,整合公考疑难问题,预祝广大考生在青海教师招聘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2014年青海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大纲:生活与哲
学(三)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一)普遍性: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有创新精神。
(1)自然界是发展的。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的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
(二)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三)趋势: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1、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违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2)新事物克服旧事物中消极、腐朽和过时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4)因此,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2、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新事物本身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青海教师招聘考试,青海中公教育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时下热点,整合公考疑难问题,预祝广大考生在青海教师招聘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4)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5)所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四)状态: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1、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1)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联系:(1)关系: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2)要求:①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②当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
综述:矛盾观①对立统一关系原理②矛盾普遍性原理③矛盾特殊性原理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主次矛盾原理⑤矛盾不平衡性原理主次方面
①坚持全面观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
——对立统一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
一。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②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一)什么是矛盾?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矛盾的普遍性是什么?有何要求?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2)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要求:(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2)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三)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表现是什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青海教师招聘考试,青海中公教育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时下热点,整合公考疑难问题,预祝广大考生在青海教师招聘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表现:(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不同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可以转化的。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五)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指导意义?
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就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六)矛盾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
1、什么是主次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主要矛盾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次要矛盾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3)关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①分清主次矛盾,一分为二,两点论②抓重点,抓主要矛盾③不忽视次要矛盾,统筹兼顾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什么是矛盾主次方面?他们之间的辨证关系如何?
在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此即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即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青海教师招聘考试,青海中公教育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时下热点,整合公考疑难问题,预祝广大考生在青海教师招聘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①分清主次方面,一分为二,两分法②抓主流,抓主要方面③不忽视支流,次要方面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认识方法?
(1)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4)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
辩证的否定观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具有革命批判精神。
(一)辨证否定的含义及本质?
(1)含义: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本质:是“扬弃”,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二)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的灭亡的根本途径是--------辨证的否定。
(三)辨证否定观的要求是什么?
(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不仅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四)辩证法本质是什么?为什么?
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青海教师招聘考试,青海中公教育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时下热点,整合公考疑难问题,预祝广大考生在青海教师招聘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原因:(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不断运动中,因而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五)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是什么?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一)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二)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什么?。
1、区别: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2、联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A.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