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走向高考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4单元 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
时间:2025-07-04
时间:2025-07-04
走向高考 · 地理湘教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一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1
滚动检查反馈
4
高频考点梳理
2
考试大纲解读
5
图表技能培养
3
基础知识整合
6
课堂同步演练
7
课 时 作 业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滚动检查反馈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2题。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1 .图中昆明以西的地区几乎没有铁路,其主要的自然原 因是该地区( ) A.森林茂密,施工困难
B.保护旅游资源,防止生态破坏C.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高山峡谷 D.资源贫乏,人口稀少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2 .图中的梧州曾是广西最大的城市,但后来的发展却大
大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这表明(
)
①河运在古代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在增强 ③在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城已无吸引力 ④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
很大的影响⑤沿铁路的城市布局已取代了沿江的城市布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⑤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答案:1.C
2.C
解析: 第 1题,昆明以西的地区地处横断山区向云贵高原 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多高山峡谷,且位于板块
的交界处附近,地质条件也较复杂,不利于修建铁路。第 2题,由图可知,梧州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在以河运为主的 古代,发展的条件较为优越;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其原
来的河流优势逐渐丧失,因此发展也就落后于一些铁路枢纽城市。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地理事物分布简图。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
协调发展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材料二
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黄河
流过玛曲后平均年径流量由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64亿立方米, 被称为 “ 黄河蓄水池 ” 。有专家指出:若这个 “ 屏障 ” 被破 坏,刘家峡水库每10年就得清淤一次。 (1)简述玛曲湿地面积减少对黄河A段产生的主要影响。
(2)图示地区农业生产较具特色,如西宁地处湟水谷地,主要 发 展 ________ 农 业 ; 武 威 所 处 的 河 西 走 廊 , 主 要 发 展 ________农业。简析武威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 (3)说明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答案:(1)径流量减小(河流补给量减小);含沙量增加;生 态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2)河谷 绿洲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土壤
肥沃;灌溉水源比较充足。(3)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水能、石油等能源丰富;土 地、劳动力价格低;有政策支持。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考试大纲解读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考点 1.环境问题
考纲解读 掌握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理解并掌握人 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对策
2.人地关系 结合实例,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思想的演变
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湘教版 · 地理
基础知识整合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