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科专业素质初中政治考核(2)
时间:2025-04-12
时间:2025-04-12
适合于教师业务考试
地提出一些目标比较明确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讨论、调查、查阅资料、访谈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11、应如何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呈现时机?
1)学习前,将学生按能力水平混合编组,人数以3—5人,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2)学习中,小组内应角色分工,明确职责。3)学习后,要进行交流。
12、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应怎样坚持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开放性原则?
1)类型的开放。指不论以什么类型、方式存在的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就应该利用与开发。
2)空间的开发。指不论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城市的还是乡村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就应该利用与开发。
3)途径的开发。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不应该局限于某一途径和方法,应该探索多种途径和方法。
二、名词解释:
1、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
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的一致性、启迪与内省相结合、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性。
2、思想品德课教育主题
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格。这不是明理规劝的课,也不仅仅是规范行为的课,它要着眼于拓展一个个生命个体的精神视野,它要致力于培养一个个能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控的人。
3、教学的主导作用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教师的主导是对学生主体的主导,学生这一能动的主体又是在教师主导下的主体,如能把两者辨证地统一起来,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越是充分发挥,就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动性越是充分发挥,也就更加体现教师潜在的主导作用。
4、讨论式教学法
指课堂教学中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教材疑难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教学方法。
5、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
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学生体验,遵循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6、隐形课程资源
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
7、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原则
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识规律,预设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教学步骤的过程。
8、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是本课程的灵魂。这是因为:第一,它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第二,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三,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民族形式,如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9、谈话教学法
上一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下一篇:汽车通过凹凸不平道路的驾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