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概括分析与拓展探究》ppt课件
时间:2025-04-12
时间:2025-04-12
第三节
概括分析与拓展探究
体验与探究真题体验 一、(2011· 浙江金华)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题目。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 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 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 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 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 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 得 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 下 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空明清丽、疏影摇曳、似真似幻。 (2)冰花弥漫、水天一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文名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较大。理解例句含 意,要抓住关键字词,总结归纳所描写景物特点,如:第一句抓住“如积水空明” 一词即可知描写的是一个“空明清丽”的世界。 2.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3分) 选 文 时 间 景月景 (2)
情闲情 (3)
甲文 乙文
(1) 更定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夜(晚上、夜晚) (2)雪景 (3)痴情 [解析] 细读文段,紧扣图表提示,找出关键词即可。
二、(2011· 福建福州)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题目。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
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选段依次从______、住、食、______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______情形,
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的求学意志,那是“________”。(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4
分) [答案] [解析] 行( 走) 衣(穿) 艰苦(艰难) 以中有足乐者(4分,每处1分) 从题目的“住、食”到文段的开头与末尾提供的信息“行深山
巨谷中”“绵袍敝衣”“以真中有足乐者”,可知答案。本题考查学生 对文本层次的理解和整体的认识能力。
4.由链接的材料可以看出,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
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意?(3分)【材料链接】 以下是《送东阳马生序》删节内容的部分译文: (马生)等太学生们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 皮袍葛衣送来,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 老师,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解析]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 在获取文本信息的基础上上升到写作的意图,从马生和“我” 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3分,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的对比中不难找到答案。
三、(2011· 内蒙古包头)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宁越,中牟①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 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 以十 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 师之。矢②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③,不止也。 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 ①中牟:地名。②矢:射出的箭。③舍:古代度量单位, 三十里为一舍。 5.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分)对比,通过对比突出坚持不懈的意义。 [解析] 从画线句的意思可知,是将“矢之速”“步之迟”进行对比, 从而突出了坚持不懈的意义。作用一害要概括准确。如果修辞手法判 断不准,或者作用分析不能抓住重点则会失分。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 及其作用的判断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6.从选文看,宁越身上有哪些优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2分)①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②勤奋刻苦(或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从文意可知,宁越是在听取了友人的建议后,开始立志求学,并坚
持不懈,终功成名就。所以,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勤奋刻苦或坚持不懈是 他的优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 …… 此处隐藏:466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