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饮酒 其五)导学案-精品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饮酒(其五)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品味感悟诗歌精美的语言。
2.领会诗歌内涵,积累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二)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三)预习导学
1.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背景透视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此为第五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
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词义解释。
(1)结,庐,。
(2)尔:
(3)日夕:
1
(4)相与:
(5)辨:
(6)心远:
(7)山气:
(8)真意:
(9)言:
4.理解诗句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探究案
1.读完全诗你知道全诗写了什么内容吗?
2. 从“在人境”“无车马喧”到“心远”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
3. “采菊”“见南山”和“飞鸟还”这几个细节描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4.“此中”与“真意”分别指的是什么?
2
上一篇:2020年安全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下一篇:幼儿教育心理学课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