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创业的SWOT分析及其启示_王静敏(2)
时间:2025-04-24
时间:2025-04-24
第9期(总第649期)
职业指导
四、启示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这需要政府、高等学校、毕业生本人的协同努力。
首先,创业在现阶段是国家政策支持,各级政府积极倡导,国人积极参与,把创业视为强国富民的渠道。因此,国家和政府要积极地、不断地完善并执行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以扩大市场需求。加大对高等学校办学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做好人才市场需求预测,为高校办学提供依据。国家和社会在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进程中应该引导建立企业与高校的互动机制,高校创业教育需要从企业界引进师资,许多创业教育的内容需要向企业界获取,与此同时,高校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大量的社会资金和资源。因此,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引导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资金资助项目,企业也应该建立资助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的保障机制。
其次,高等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是岗位的创造者。创业教育要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才,就要通过相关的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使其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社会交往和管理技能。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引领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使大学生由被动地就业转变为主动地创业,并用企业家的精神来鼓励大学生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全的创业意识和精神,使其自觉地开创事业。面实施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学生培养成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的人才,无论是参与就业竞争还是进行自主创业,都具有坚实的技能基础。高校要通过开设创业课程、设立创业导师、设立创业基金、制定学生创业奖励条例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艰苦创业、敢于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以迎接未来生存的挑战。
最后,高校毕业生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尽早地了解并掌握外部创业环境,根据自身的专业和创业意向,给出一个清晰的人生定位和创业定位,明确努力奋斗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形成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将来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目前,大学生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金融政策背景下,具备条件的大学毕业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自主创业的新观念,在家庭和社会的帮助下,进行自主创业,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参考文献]
.北京教育,2008.[1]张彦军.基于SWOT模型的大学生创业分析研究[J](1)[2]叶爱国,徐紫云,徐朝亮.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基.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7.于中部地区某高校的调研分析[J](2)
.上海:1999.[3]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
.东北大学学报:2006,8.[4]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社会科学版,(4).社会科学战线,2008.[5]戴红梅.论高校大学生创业[J](5)
工作,衣食无忧,生活安定幸福。他们不希望孩子去冒险,是因为担心孩子失败,受到打击。其次,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还是以课堂教育为主,主要是学习文化知识,创业教育还没有纳入高等教育的主流,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实践机会较少,实践能力较差,一些与创业有关的知识也比较贫乏,在创业过程中免不了要面对同类型创业已获成功失败的现实,创业成功的为数不多。此外,的、富于创业经验的创业者的存在,无疑对刚刚走出校门、缺乏社会关系、缺少管理经验、对市场了解不够充分的大学生来说,都是潜在的威胁。
三、高校毕业生创业策略抉择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态势分析可知,高校毕业生创业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依据SWOTWO策理论,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了四种策略,即SO策略、ST策略和WT策略。略、
SO策略(一)
这种策略是牢牢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创业。符合此种策略的高校毕业生往往自身具有很强的专业及社会优势,能够清晰自己的创业定位,同时具有良好的外部机遇。因此,在创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性强、再学习能力强、领悟性高、接受新事物快的优势,抓住机遇,借助于国家的扶投资少、有市场的项目进行创业,进而带持政策,选择专业对口、动就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
WO策略(二)
这种策略是努力克服自己的劣势,把握时机,抓住机遇进行创业。符合这种策略的高校毕业生往往自身优势不够明显,专业特点不够突出,自我定位不够清晰,较易导致机会的错失。因此,在准备创业的过程中,要对自身的劣势有充分的认识,认真仔细地分析市场的需求情况,并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来克服劣势,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利用国家的有利政策,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行业进行自主创业。也可以到对口的企业中去学习,积累经验,为进一步创业夯实基础。
下一篇: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