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村落景观对现代居住环境规划设计的启示
时间:2025-07-15
时间:2025-07-15
园林历史与理论
徽州古村落景观对现代居住环境规划设计的启示
Landscape of Huizhou Ancient Village and its Inspiration to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odern Community Environment陈涵子1严志刚2 (1.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2.同济都市景观规划设计联合机构,上海 200092) CHEN Han-zi1, YAN Zhi-gang2 (1. School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Huangshan University, Huangshan 245041, China; 2. Tongji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Shanghai 200092, China)
摘要:徽州古村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乡村聚落形态之一。古村落选址包含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布局营建体现了理性和感性的交织,并以独特的景观要素著称。本文着重于古村落整体景观的研究,并试图发掘其对现代居住环境规划设计的有益启示:感知环境、融于环境的栖居方式;强调凝聚力、归属感的聚落形态;充满人文关怀的邻里空间;独具特色、自成一派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徽州古村落;景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0)01-0014-04收稿日期:2009-04-03修回日期:2009-06-03
Abstract: Huizhou ancient village is an excellent typ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rural settlement. Famous for its particular landscape elements, the village’s site selection comprehends unostentatious thinking of ecology and philosophy, and its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a rational but also perceptu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on the landscape of village as a whole and tries to give inspiration to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odern community environment. Key words: Huizhou ancient village; Landscape; Community; Planning and Design
徽州是一个古老的地理概念,曾名歙州、新安。从宋宣和三年(公元 1121年)改名徽州起,其一府六邑格局(相当于今安徽省的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和江西省的婺源)基本固定,并逐渐形成了特定的地域历史文化圈。千百年来,徽州古村落掩映于新安的青山碧水间,犹如一朵奇葩静静绽放。作为徽州文化的载体之一,她穿越千年,呈现给世人的已不仅是粉墙、黛瓦、马头墙;亦不光是回环的清溪、合抱的大树、无言的石板路;她传达的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智慧。正如2000年11月西递、宏村作为徽州古村落的代表正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获得的盛赞那样——“古老文明的历史见证;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 1古村落的选址与布局营建徽州曾是古越人聚居地,后因战乱,成为中国历史上三次南迁人口的重要迁栖地。西递胡姓、宏村汪姓、呈坎罗姓、棠樾鲍姓、唐模许姓等,
他们阖族而居,在村落选址、布局营建方面充分考虑自然、社会因素
,践行包含朴素生态哲学观的风水思想,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 1.1包含朴素生态哲学思想的古村落选址徽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其境内64%的高山海拔在1330 m以上,穿割围合形成大小不一、山水环绕的谷地、盆地。因此,徽州的村落选址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也拥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古村落的先人们在村落选址时通常请风水师相地,寻求最为理想的环境。风水视自然为有机生命,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理想的聚居地应该能“藏风”、“聚气”,表现在环境景观上就是山水环抱有情(能使风停留、包含气,能使水流动、气在运动),林木茂盛优美(能聚气)等。其实,风水思想包含了朴素的生态思想,如山环水抱能形成宜居的小气候,而林木茂盛则起到固着土壤和涵养水源的作用等。
于是,徽州的山重水复中,一些“吉地”被相中成为村落的“发祥之基”,如黟县西递村“罗峰高其前,阳尖障其后,石狮盘其北,天马蔼其南,中有二水,环绕不之东而之西……”(《新安民族志》明嘉靖刻本)这些偎山依水、背山面水或枕山环水的景观模式[1],反映了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1.2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古村落布局营建由于山高水长、地狭人稠,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徽州古村落布局紧凑,尺度适宜。在选址之后的村落布局营建不仅继续受风水思想的指导,还受到宗法礼制和徽人追求诗意生活的个性的影响,可以说村落的布局营造过程是理性与感性不断交织的过程。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的黟县宏村,历史上曾数遭火灾,后由风水师提出建“牛形村”、蓄“内阳水”,历经130余年的建设形成了以雷岗山为“牛首”、山上树木为“牛角”、水圳为“牛肠”、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民居
14
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万方数据
Landscape History& Theory
图1
宏村月沼
图2
西递祠堂敬爱堂
为“牛身”、溪上四座桥为“牛脚”的奇特的村落布局。这种布局既理性解决了消防用水,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浣汲未妨溪路连,家家门巷出清泉”的良好人居环境,也成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程朱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徽州,古村落营建中也体现了强烈的宗法秩序、伦理纲常。往往整个村落以祠堂为中心展开,形成一种自然生长的布局形态[2]。如歙县呈坎村便以罗氏宗祠为中心,宅居环此而建,左祠右社、宗祠支祠、昭穆分明、秩序井然[3]。无论是当初南迁入徽州的中原人士,还是对
村落营建影响深远的徽 …… 此处隐藏:691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唯品会商业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