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各地模拟考生活与哲学主观题(10)
时间:2025-05-01
时间:2025-05-01
(2)①在我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分) ②整体统帅部分,应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选择最优目标。(3分)③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以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3分)
19、广东2014届高三下学期十校联考
(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用正确的的社会意识推进社会的发展。(2分)党中央加快社会事业改革是对我国社会现实的正确反映,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1分)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要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2分)党中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1分)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分)党中央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1分)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分)党中央坚持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分)
(若考生回答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则等同①给分,回答“社会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原理则等同③给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佛山市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体制改革应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③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④文化体制改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实惠。(说明:每点3分,其中理论表述2分,材料分析1分。若考生回答文化体制改革应
3○4点重复给分。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也可给2分,但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