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10)

时间:2025-04-24

详细讲解了在硬件系统设计过程中,如何进行可靠行的设计。系统的可靠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影响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来自于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电气干扰,以及系统结构设计、元器件选择、安装、制造工艺和外部环境条件等。可靠性的高低涉及产品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元器件采购、检验、设备设计、生产、工程安装、维护等各个环节。

如交换机系统的各功能电路板的电源设计,当某块电路板由于某种原因过流时,希望不影响同一机框内其它电路板的使用,通常在功能电路板内采取过流保护措施,使其电源与机框脱离。

3.8 热设计

确定产品的运行环境温度指标,确定设备内部及关键元器件的温升限值。一般说来,元器件工作时的温度上升与环境温度没有关系,而民用级别的元器件的允许工作温度大多在70~85℃,为了保证在极限最高环境温度(50℃左右)下元器件的工作温度还在其允许温度范围内并有相当的冗余度,设备内部及元器件的温升设计指标定在15℃左右比较合适。在硬件单板设计时,首先应该明确区分易发热器件和温度敏感器件(即随着温度的变化器件容易发生特性漂移、变形、流液、老化等),布PCB板时要对易发热器件采取散热措施,温度敏感器件要与易发热器件和散热器隔开合适的距离,必要时要从系统的角度考虑采取补偿措施。系统或子系统通过自然散热(通风、对流等)措施不能保证设备内部及关键元器件温升限值指标得到保证时,需要采取强迫制冷措施。

3.9 EMC设计

电磁兼容(EMC)包括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度(EMS)两个方面。电磁兼容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要提升这种能力,有许多应用课题要解决,如:电磁波的散射、透射、传输、孔缝耦合,各种干扰源的机理和特性,各种干扰参数的计算和测试,各种结构的屏蔽效果,各种防护方法、测试方法、标准等等。对应设计的方法也有多种,如:防静电设计、防雷设计、防地电位升设计等等;一般从以下方面考虑,以保证产品的EMC特性:

1、静电放电的防护。首先要阻止电流直接进入电子线路,最普通的办法就是建立完善的屏蔽结构(必要时在外壳与电路之间增加第二层屏蔽层),

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