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5)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1)原因与结果 2)必然性与偶然性 3)可能性与现实性
4)现象与本质 5)内容与形式 等
29、辩证思维方法:(主要)
1)归纳与演绎 2)分析与综合 3)抽象与具体 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30、规律的根本特点:客观性
31、意识的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
32、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大题】
1)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
2)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3)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①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
②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观点
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