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举个例子:
井点降水计算
目前该工程基础处于春季施工,属于多雨季节,地下水位较高,根据《地质报告》提供,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在自然地面-1.5m以下,基础最大开挖深度3.55m。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情况及基础设计施工的要求,为确保施工质量及工程顺利进行,采用一级井点降水配合基础施工。按照《建筑基坑边坡支护技术规程》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对建筑物基坑涌水量计算。
1、涌水量的计算
按《建筑基坑边坡支护技术规程》附录F2-1、F07。
A、39#楼基坑一级井点涌水量的计算:
H2-hm2
涌水量Q=1.366K
lg(1+R/r0)+lg(1+0.2 hm/ r0)(hm-l)/l
a、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3层渗透系数K=5.2×10-4cm/s。
按《市政岩土规范》取粉砂渗透系数:K=1.0m/d
b、抽水影响深度H0的计算:S‘=SA+L S‘为井点支管埋深地下水位至井点支管滤口上口的长度。SA支管长度5.0m,L滤管长度1m,井点支付全长6m。
S‘=5.0m-0.2m+1m=5.8m
S‘/ S‘+L=4.8/4.8+1=0.83
根据计算,查《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上P879,H0值表查表得系数1.85
H0=1.85(S‘+L)=1.85×(4.8+1)=10.73m
c、含水层厚度的计算H:
根据场地土层,场地无隔水底板含水层厚度取抽水影响深度2.5倍。
H=2.5×10.73m=27.0m
hm=H+h/2 见《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
h= H0- S‘ =10.73m-4.8m=5.93m hm=(27.0+5.93)/2=16.5m
d、一级井点降水影响半径:R=2S√HK 一级井点基坑中心要求深度S
S=2.55m
R=2×2.55× 27.0×1.0=26.5m
e、基坑等效半径r0=0.29(a+b)=0.29(44.40+17.60)=17.98m
27.02-16.52
涌水量Q=1.366K
lg(1+26.5/17.98)+lg(1+0.2 ×16.5/ 17.98)(16.5-1)/l
=408m3/d
f、确定井点管数
井点管数n=1.1×Q/q Q=408m3/d
单根井管q=65∏dl3√K =8.6m3 Q取单根井管经验值q=5m3/d
n=90根设计计算值
g、间距的计算:D=L/n
h、基坑长度的计算:(44.4+17.6)×2=124
D=124/90= 1.38m 符合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定0.8m~1.6m,见《建筑施工技术》P25,按施工技术取间距1.2m 设一根支管。
Q出=124m÷1.2m×5m3/d=516m3/d
Q出=516>Q涌=408 满足降水出水量要求
h=h2-√Q/1.336k[㏒R-(X……Xn)≥S=3.0m
B、41#楼基坑一级井点涌水量的计算:
H2-hm2
涌水量Q=1.366K
lg(1+R/r0)+lg(1+0.2 hm/ r0)(hm-l)/l
a、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3层渗透系数K=5.2×10-4cm/s。
按《市政岩土规范》取粉砂渗透系数:K=1.0m/d
b、抽水影响深度H0的计算:S‘=SA+L S‘为井点支管埋深地下水位至井点支管滤口上口的长度。SA支管长度5.0m,L滤管长度1m,井点支付全长6m。
S‘=5.0m-0.2m+1m=5.8m
S‘/ S‘+L=4.8/4.8+1=0.83
根据计算,查《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上P879,H0值表查表得系数1.85
H0=1.85(S‘+L)=1.85×(4.8+1)=10.73m
c、含水层厚度的计算H:
根据场地土层,场地无隔水底板含水层厚度取抽水影响深度2.5倍。
H=2.5×10.73m=27.0m
hm=H+h/2 见《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
h= H0- S‘ =10.73-4.8=5.93m hm=(27.0+5.93)/2=16.5m
d、一级井点降水影响半径:R=2S√HK 一级井点基坑中心要求深度S
S=2.55m
R=2×2.55× 27.0×1.0=26.5m
e、基坑等效半径r0=0.29(a+b)=0.29(44.4+16.6)=17.69
27.02-16.52
涌水量Q=1.366K
lg(1+26.5/17.69)+lg(1+0.2 ×16.5/ 17.69)(16.5-1)/l
=403 m3/d
f、确定井点管数
井点管数n=101×Q/q Q=403 m3/d
单根井管q=65∏dl3√K= 8.6m3 Q取单根井管经验值q=5m3/d
n=89 设计计算值
g、间距的计算:D=L/n
h、基坑长度的计算:(44.4+16.6)×2=122
D=122/89=1.37 符合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定0.8m~1.6m,见《建筑施工技术》P25,按施工技术取间距1.2m设一根支管。
Q出=122m÷1.2m×5m3/d=508 m3/d
Q出=508>Q涌=403 满足降水出水量要求
h=h2-√Q/1.336k[㏒R-(X……Xn) ≥S=3.0m
2、井点降水设备的计算: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场地土层,为保证基坑降水满足施工要求,每套降水设备以60m长度计算。
39#楼一级井点设备:124/50=3套
41#楼一级井点设备:122/50=3套
…… 此处隐藏:18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