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上的安全隐患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建筑工地上的安全隐患
导读: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有关原理,进
行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性的、迫在眉睫的工
作。而这方面的工作在一些城市建设安全管理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也因此引发了许多重大安全事故纠纷。
一、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建筑工地上的施工危险化学品及压力容器是第一类危险源。其次,人的不安全行为、料
机工艺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为第二类危险源。建筑工地绝大部分危险源属第二类危
险源。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
大危险源。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
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从而找到整改措施来加以治理。
1.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1)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
劳动纪律,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事故原因统计
分析表明70%以上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应严禁“三违”。
(2)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险源:
①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
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等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员伤亡等意;
②施工高层建筑或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四口、五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
不到位或安全兜网内积存建筑垃圾、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
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
③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
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
④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引发的堆放散落、
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3)存在于施工自然环境中的重大危险源
①人工挖孔桩、隧道掘进、地下市政工程接口、室内装修、挖掘机作业时损坏地下燃气
管道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中毒意外;
②深基坑、隧道、地铁、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支撑等设施失稳、塌陷、
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人员伤亡,往往还引起地面、周边建筑设施的倾斜、塌陷、
坍塌、爆炸与火灾等意外;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
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③海上施工作业由于受自然气象条件(如台风、汛、雷电、风暴潮等)侵袭导致翻船、
倒塌、爆炸等群死群伤意外。
2.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
(1)厨房与临建宿舍安全间距不符合要求,施工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
符合要求、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或人员窒息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不符合卫生标准,
造成集体中毒或疾病意外;
(2)临时简易帐篷搭设不符合安全间距要求,易发生火烧连营的意外;
(3)电线私拉乱接,直接与金属结构或钢管接触,易发生触电及火灾等意外;
(4)临建设施撤除时房顶发生整体坍塌,作业人员踏空、踩虚造成伤亡意外。
二、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害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危害主要有: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
伤害、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和其他伤害等几种类型。
据相关数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建设系统事故类型死亡人数所占总数比例分别是:高
处坠落占39.5%,施工坍塌占22.6%,物体打击占14.3%,起重伤害占 8.1%,触电占5.9%,
机械伤害占5%,其余类型占4.6% 。
发生在建筑工地上的安全事故,不但其施工、作业人员人身会受到伤亡,还有可能殃及
附近的居民,甚至路过的行人。不规范的建设单位或承包单位往往因此要赔付重大的人员伤
亡费。此外,出现安全事故时,其施工设施、已建工程等的损毁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三、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整治措施
第一,建立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公示和跟踪整改制度。加强现场巡视,对可能影响安
全生产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并进行登记,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经常性地
公示重大危险源名录、整改措施及治理情况。重大危险源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
危险源类别、地段部位、联系人、联系方式、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施工安全主要措
施和应急预案;
第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要严禁“三违”,加强教育,搞好传、帮、带,加强现场巡
视,严格检查、处罚;
第三,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适度提高工程施工安全设防标准,从而提升施工安全技
术与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如过街人 …… 此处隐藏:79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