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之社科文章

时间:2025-07-14

主标题: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之社科文章阅读

副标题:名确考点内容,探索常见误区,能够掌握错项规律。

关键词:阅读,指导,社科文

难度:2

重要程度:3

内容:

一、考点点击

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类文章是阐述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章。它既是探讨社会科学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手段,又是概括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文字载体。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社会科学类文章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有政治经济、教育探索、考古研究、诗画评论、文学评论和艺术鉴赏等。

二、常见误区

社会科学作品阅读题的解题方法一般分三步:1吃透阅读材料,把握全文观点(读);2,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文段(找);3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段细加比较,求同求异(比)。这三步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比”,在比较中发现选项微小的带有迷惑性、欺骗性的错误。要在比较中作出准确判断,这就要求我们掌握错项的一些规律:

1,背离原文,歪曲观点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造成~字或一词之差,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2,置肯定为否定,置否定为肯定

原文已明确否定了某一观点,选项却予以肯定,或相反。即变肯定为否定,或变否定为肯定。

3,主次不分。本末颠倒

将原文中所说的主要问题说成次要问题,或相反。

4,过于武断,夸大其辞

将原文对某一个方面的判断扩大成对整体的判断,故意扩大判断对象的范围,夸大其辞;或将可能发生的情况说成一定会发生,过于主观武断。

5,节外生枝,无中生有

1

原文中本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选项却脱离原文毫无根据地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

6,东拉西扯,张冠李戴

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是乙的态度,让人感觉东拉西扯、混乱不清。

7,不明事理。偷换概念

将原文中的A概念换成B概念,也就是原文说的是A事物,而选项说的是B事物,义理混淆。8,不明关系。强拉因果

将毫无关系的两个事物拉到一起,并强加因果;或将有因果的两个事物关系颠倒,因说成果,果说成因。

2

3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之社科文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